2019高考志愿可以同时填报几个 如何正确填报(王秋阳)
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但是,除了高考的紧张复习,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志愿填报高考。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从长计议。
高考志愿能同时报多少
1,可以填报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报六个专业。
注意准确填写代码。如果你考上了一本书,填完一个志愿,系统会出来两个志愿来填,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考上二本,完成后可以继续补三本。
在填报学校的时候,注意第一所学校可以填报的稍微高一点,也就是比你的高考成绩高500左右,第二所和第三所学校和你的高考成绩差不多,第四所学校可以填报的稍微低一点,这样更有保障。
2,平行志愿者最多6名。
平行志愿中,普通院校每个录取批次设置一名平行学院志愿者和一名平行学院志愿者。平行院校预录取批次和本科批次均包括甲、乙、丙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专业内每批平行院校包括A、B、C、D、e五个学院,每个学院有六名专业志愿者和一名专业服从调整志愿者。
3,每个学校后面有六个空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有六个专业志愿者。
每个志愿学校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是最重要的,但万一你考不上第一个专业志愿,志愿学校会考虑从你填报的其他五个专业录取。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建议你把六个专业志愿者都填进去。
高考志愿填报法
一、“志愿者指导”小学法
(1)选择平均配电线路差平均值的方法
《志愿者指南》平均分数差是指最近三年高校招生加权平均分数减去平行志愿者批量分数的平均值。
比如兰州大学2015-2017年理科录取平均分分别是552,573,548。这个分数从当年的一条理科分数线中减去:552-475=77,573-490=83,548-460=88,那么其三年平均分数差为(77+83
书中的平均分差平均分表也是高校分批录取排序表。这个排名表不是以“985”和“211”院校为基础的,而是以近三年平行志愿平均得分差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
了解院校排名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考生从广泛的院校中选择一批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而不是把重点放在“985”、“211”上。
每个考生都可以在自己考生的线差下找出平均线差对应的院校。平均线差附近的机构是安全机构,安全机构以下的机构是保障机构。考生可根据专业和地域要求,从以下安全院校中选择6所以上院校申报为目标院校。
一般情况下,除了高差考生和低差考生之外,每一批中差考生都有相对较多的院校可供选择。在实践中,无论是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还是理科或文科的考生,只要考生选择与自己考生相同的批次和科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对高校进行初步选择。
(2)平均排名选择法
今年的《志愿指导》为考生提供了省内省外高校最低排名,但只能作为考生选择高校的参考点,不能像平均分差一样作为选择高校的依据。因为考生选择院校的最低条件至少要保证自己考生的线差大于最低等级,才有可能报考。
那么,考生排名≥最低排名多少合适呢?《志愿者指南》没有结论。比如2017年兰州大学投资线差72,录取分数线平坦度56。也就是说学校录取最高分588到最低分532,差距56分。这意味着这里有56个一点一段的位置,显然让考生很难做出合理的判断。
所以建议考生用平均排名来选择院校。比如兰州大学2017年平均录取分数线是548,参考第58页一分一段的表格对应排名是5423。这个排名附近的院校可以算是考生的安全院校,而安全院校以下的院校都是学生的保障院校。
第二,“志愿者口译”选择机构,确定专业方法
从上一节的讨论可以看出,利用志愿者指导进行院校初选的方法比较简单,家长和考生都很容易操作。然而,考生不确定高宠学院和保底学院的具体界限应该在哪里。只有用量化标准进一步分析,才能算是目标机构。
高考志愿关键词
1,分数线
即省级控制分数线,也称志愿资格线,是指具有志愿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按省(市)级教育考试院招生计划总额的120%的比例。
其特点:
(1)申报资质只有上线时才有,一般分批标注,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线;
(2)此控制分数线以上人数超过录取人数的20%,20%的考生会落选;
(3)达不到这个控制分数线就不能填。
2。换档线
备案线,也称备案线,是指投递学生档案的最低控制分,由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各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确定为5%-20%。
其特点:
(1)在换档前到达换档线(包括压力线);
(2)申请可能不受理,因为要看单科成绩、体检条件、专业申请人数;
(3)是否提交专业调剂,当提交的六个专业志愿全部不符合录取条件时,提交的提交可以转到其他专业录取。
3。提交比率
即申请人数与实际录取人数的比例(招生计划)。为了方便高校的选拔和录取,申请人数往往会超过实际申请人数。
其特点:
(1)平行志愿者的投入比例一般为105%,即额外5%;
(2)少数高校档案占比比较高,分别为10%、15%和20%,极少数高达130%和150%;
(3)备案比例与录取概率成反比,即备案比例越高,录取风险越高,备案比例越小,录取风险越小。
4。注册计划
所谓招生计划,是指高校拟招生人数。由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报教育部审批后,才具有法律效力。一般在每年5月底统一发布当年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大学招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根据招生计划“按一个计划招收一个考生”,结合分数排名和考生意愿的过程。
有两种类型的注册计划:
(1)来源计划是指招生专业和按省份分配的学生人数,也称省级计划;(2)预约计划,包括单独招生计划、独立招生计划和少量流动计划,用于录取时的调剂。
5。等级差异
分级差是指当档案归档后第一志愿专业未录取时,后一志愿专业要提高一定分数录取,即从考生总分中扣除一定分数后,按照分数从上到下排队录取。
其特点:
(1)一般年级差异分为4-3-2-1或3-2-1-0或5-3-1-0;
(2)第一职业志愿者很重要。如果接受不了,考上以下专业的风险越来越大;
(3)尽量选择不实行“年级差异”的院校报考。约40%的高校实行分级制。如何知道某个学院是否有分级制度?招生指南里有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