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高考改革方案公布 3+1+2模式不分文理(丁雪竹)
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已出台实施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八省新高考改革:3+1+2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个省市将采用“3+1+2”模式。也就是说,“3”是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都要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高中水平考试中选择物理和历史科目之一;“2”是重新选择的主题。考生可以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科中选择两门。
“3+1+2”计划进一步突出了物理学和历史学在高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选拔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提出了学生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学科的组合,使改革更加准确。对接当地实际,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曲振源说。
实施方案明确,从2021年开始,8省市高校招生将以统一高考和高中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参照综合素质测评。普通高中水平考试分为资格考试和选择性考试。
合格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承认同等学力的主要依据;选定的考试成绩计入参加高等学校统一考试的考生总成绩。八省市都安排了统一高考时一起进行的高中水平考试的选考,确定考试次数为一次。
从2021年起,8省市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中的语言、数学、外语运用原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入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原分数计入考生总分,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自考两个科目中按年级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3+1+2选择主题的建议
1)历史+政治+地理:
艺术专业,传媒专业。一些致力于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社会学、国际政治等专业的考生,几乎都选择这种传统的文科综合。
②历史+政治+生物:
普通学生日语,体育,医学。三科中生物成绩较好。专业选择比例为75.3%。除了生物系和生物工程专业对生物学有明确的限制外,其他大部分专业对生物学科的要求很少更高。
③历史+化学+地理:
88.6%的学生可以报考专业,对物理不感兴趣或者物理成绩差的,文科优秀的学生是最好的选择。
④历史+地理+生物:
普通学生日语,体育,医学。报专业比例为77.8%。地理生物相对简单易学,特别适合体育专业的学生。但是很有竞争力。
选择科目和专业
1.选择科目有哪些重要的参考指标
(1)能力:根据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进行选择;
(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
(3)专业倾向:根据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进行选择;或者根据专业覆盖区域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以后选科选专业
在选择学科之前,你必须考虑你未来的专业。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选科实际上是把高三到高一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因为高校录取的专业会与所选考试科目密切相关,所以需要考虑以后要学的专业。
选科不是随意的选择,因为高校有录取不同专业时必须选科的要求。选择科目时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三科、二科、一科,对所选科目没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