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务员考试 >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总结(薛诗瑜)

知识点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总结(薛诗瑜)

考试的答题技巧是时间二分法,前60分钟依次答题: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与推理。60分钟后依次回答:数据分析→定量关系;依次回答,按照问题的顺序,依次回答等。

线考答题技巧总结

技巧1:时间二分法

前60分钟依次回答: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与推理。60分钟后依次回答:数据分析→定量关系。经过3~5套真题训练,这种方法大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合适人群:中层考生。这些考生在前三部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判断推理)往往有一个稳定的正确答案率,而定量部分只会努力,找不到答案技巧。按顺序回答时,往往没有时间回答5~15个问题。

缺点:这种方法需要极高的时间。一个小时完成常识判断,演讲理解与表达,判断与推理,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时间太紧了。

技巧2:顺序回答法

按顺序回答问题。这种方法需要对真题进行大量训练,找出每道题的平均答题时间,无论题序如何变化,都可以轻松处理。

适合人群:“行测高手”。对每一类题目都有一定的解题技巧掌握,对答题时间控制能力强的考生。

缺点:试题难度的不可控性使得使用这种方法的考生对试卷难度更加敏感。当某一类题目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的时候,往往会让这样的考生失去位置和答题的节奏。再加上紧张的考试气氛,填写答题卡所耗费的额外时间,以及监考人员的无意干扰,所以这类考生的考试成绩往往低于平时训练的平均水平。

提示3:坚决抛弃法律

放弃一种类型的问题,专注于其他项目。一般来说,这种方法是集中优势力量,攻易得分的题。

适合人群:在某类考试中有明显“弱势”的考生。

缺点:坚决抛弃某类题型会导致很多本该打分的简单题型被考生盲目归入抛弃范围,导致分数不当。

技巧4:自信序列法

先回答考生的自信问题,再回答不擅长的部分。

合适人群:所有考生。精通回答某些问题或者多练习,并且培养了一定自信心的考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缺点:一旦考生在试卷中擅长的题型难度增加,会严重打击考生的自信心,甚至导致全损。

技巧5:采取订单方式

先回答相对容易的部分,再回答难的部分。即回答数据分析、常识判断、选词空、类比推理、图形判断等省时轻松的问题。,然后回答剩下的。

合适人群:所有考生。

缺点: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答题方法,对于准备不充分的考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具有针对性。考生在使用时应调整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提示6:快速回答沉思

先快速做好整套测试题,列出不能回答的空,全卷回答完再来回答,以此来查漏补缺,完成答案。

适合人群:有一定考试经验,对答题时间有把握的考生。

缺点:这种方法不容易把握做题的时间。容易出现答无止境、漏答的情况,是对回答问题慢、犹豫、粗心的考生的一种考验。

考试有哪些问题

试题都是客观题,都是单项选择题。题目数量一般在120-140个之间,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范围一般包括: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数据分析、常识判断。其中,数据分析一般涉及给出一条数据,后面跟着4-5个简答题。

演讲理解是考试次数最多的题目,不仅需要语言文学能力,还需要很多技巧,关键是要多练习。

量的关系部分,这是每一个考生特别头疼的,是因为真的很难,意思是有,但意思是没有,没有才能达到。

数据分析,看似很难的部分,其实是考察一些基本概念和计算,需要准确率达到80%以上,才有可能高分。

常识判断,看似简单,其实考察的是考生大量常识的积累,课外知识是否足够丰富。

最后是判断理解部分,也是题量大的部分,需要训练考生的思维能力,但也有很多技巧需要掌握。

在考试部分,不仅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还要刷够题,保证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