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平行志愿录取原则(苏晓越)

知识点

平行志愿是怎么录取的 平行志愿录取原则(苏晓越)

如果你想在高考的时候科学的填报志愿,你要对志愿的相关事项有一定的了解。以下小系列将为你提供平行志愿是如何录取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招生模式是一种新的高考志愿方式。2008年,教育部在安徽、湖南、江苏、辽宁、上海、浙江等省实施平行志愿招生模式改革试点。一年的实践证明,平行志愿填报录取模式的实施有效降低了考生志愿填报的风险。

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09年,教育部新增福建、贵州、海南、河北、吉林、江西、四川、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0个省开展改革试点,平行志愿招生模式在全国进一步推广。2010年,广东省实施平行志愿招生模式;2013年,山东省和黑龙江省实施平行志愿招生模式;2014年,辽宁省和陕西省实施平行志愿招生模式;2015年,甘肃省和北京市正式实施平行志愿招生模式。

平行志愿是怎么考上的

平行志愿者的备案规则:

平行志愿者的竞价规则与个人志愿者不同。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按照“分数第一,跟着志愿者走”的原则进行招标,也就是谁分数高谁就有优势,平行志愿优先招标。

备案时,电脑备案系统会严格按照考生特征分与保单关怀分之和,从高到低逐一搜索备案。

同分数归档

当考生总分相同时,分别比较各科成绩。比如在山东,文史按语文、综合1、数学、外语、基础能力的顺序排列,理工科按数学、综合2、语文、外语、基础能力的顺序排列,最高分排名第一。

当考生的放档分数和每个单科分数相同时,比较随机码,随机码较小的位置优先。随机码是高考前电脑生成的。

平行志愿录取顺序

第一步是排序:将所有符合该批次分数的考生(不包括前一批次录取的)按照文理分数线从高到低排序,让每个考生确定自己的位置。

第二步:搜索(评分):将考生档案分为高校的数据库档案。通过计算机,从高分到低分对排名后的候选人进行逐一搜索,对搜索到的候选人针对其填报的每所志愿大学依次进行搜索和评判。当分配给一所大学的档案数量小于放入档案的档案数量时,档案将被分配到该大学的档案数据库中,否则,将搜索和判断该候选人的下一所志愿大学。档案数少于的大学一旦被搜索归类,事后不会主动搜索。

第三步是归档:搜索完该批次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档案后,将该批次中排序后的档案定向到高校。这个过程是同时完成的。

第四步录取:高校根据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