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有哪些?(韩竞仪)
进入初中后,我们将面临一门全新的学科——化学。其实化学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是如果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记住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初中化学知识点(1)——在清水石灰水中引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为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测试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来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以用Ba(OH)2溶液
2.镁带在空气体中的燃烧(化学结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体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
(1)在该反应中,镁元素从自由态变为结合态;
(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变为白色。
(3)镁可作为火炬;
(4)镁条燃点高,火柴放热少,达不到镁的燃点,无法用火柴点燃;
(5)镁非常活跃。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
初中化学知识点(二)——水电气化分解反应
2H2O = 2 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为1: 2左右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氧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提前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DC
实验室制氧
(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以产生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2KCl+3O 2←
相关知识点:(1)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加速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或氧气的生成速率;(2)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3)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留的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离方法为:洗涤、干燥、称重。
②加热高锰酸钾产生氧气(分解反应)
2k MnO 4 = k2mo 4+MnO 2+O2←
相关知识点:试管口要堵棉,避免高锰酸钾粉滑落堵塞导管。
③由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分解反应)
2H2O2 =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 2H2O+O2←
常见知识点:(1)采用向上排放空气法采集时,导管应伸至集气瓶下方,采集后应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后,先拔导管,拔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爆裂;(3)加热时,试管应稍微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而使试管爆裂;(4)排水采气法采氧应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5)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子上检查,放入瓶中检查是否是氧气。
初中化学知识点(3)木炭在空气体中燃烧(化学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碳+氧=二氧化碳
燃烧不充分:2C+O2=2CO
现象:在空气体中发出红光;氧气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气体,使清澈的石灰水浑浊。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清水石灰水检验。
以上是边肖整理的关于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相关资料。想了解初中化学知识点的相关信息,欢迎关注优图。优图边肖将在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