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办大学的利弊 到底要不要上中外合作大学(程爽)
很多人想知道中外合作大学有什么优缺点,值得去吗?下面小系列介绍一下!
中外合作大学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中外合作大学的优势:
首先,学生自主选择专业
一般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学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能力,会在大一的时候选择学习各个学科和领域的核心基础课程,到大二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强项或者兴趣进行专业选择。
例如,上海纽约大学和昆山的杜克大学在大二时选择了他们的专业,Xi交通大学也提供了自由转专业的机会。这种专业化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课程和自己的兴趣后,更科学合理地选择专业,而且可以充分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不是靠数字选择专业。
第二,教师的国际化和小班化英语教学更符合国外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国际化的师资和教材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国际化。西方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小班化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保证更有效的学术创新交流和师生关系培训,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未来的留学中避免中外教学模式差异带来的不适,比普通中国学生更具竞争力。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采用中俄双语教学的深圳MSU BIT大学外,其他六所大学均采用全英语教学模式,完全符合国际外语教育模式。
第三,办学模式更灵活,更方便进入国外大学
因为很多学校都有各种“2+2”或“3+1”模式可供选择,即在国内两到三年后直接去国外合作大学,一两年后毕业,就可以拿到两个国内外的毕业证书,对于一些想出国深造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更简单有效的方式。
中外合作大学的弊端:
第一,由于中外联合大学的教学与国内的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差距较大,学生无法适应常规的考研,在国内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毕业生只能自己创业或者出国深造。
第二,因为这些大学在国内基础比较浅,没有很长的办学历史,知名度也不高。有时被不懂做生意的人当成文凭磨,有时被求职时不理解自己大学价值的公司拒绝。
第三,中外合资大学学费较高,也是常规大学相比的门槛之一。每学年6-10万的较高学费对一些家庭来说不是小负担,也是普通家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中外合作大学值得上吗
边肖整理了一些关于中外合资大学的价值是否值得参加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山师师范学院2007届中韩合作物流管理班的小丁说,虽然她身边很多同学家庭条件都比较好,但这并不代表大家都是乞丐,不学习是因为“不努力就学不好”有些学生因为打算出国留学或参加考研,不得不努力学习。“我们大一大二都是外教,小班教学。一个班只有六七个人,最多十五个人。这样的小班教学,你很难偷懒。”
山东财经大学2008届中新(新)英语合作办学专业学生冯晓表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和普通专业的学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非要说区别的话,那就是我们有很多外教,老师都很好。”
而且中外合作专业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一样,有机会选择专业或辅修,双学位。山东财经大学中新合作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冯晓告诉记者,有四个班,每个班30人,还有两个辅修班,也将在大一辅修会计。
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是要关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合法获批
最重要的是检查办学者能否提供审批部门出具的同意办学的文件。其中,新批准和复审的本科以上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包括内地、港澳台合作项目和机构)名单已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信息平台、教育部网站和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www.jsj.edu.cn)发布。您可以通过登录上述网站查看相关信息,确认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是否合法。
二、注重办学的实际情况,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
要通过问学生来了解办学的实际情况。在质量方面,要注意决定和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几个关键因素,如学生录取标准;师资配置,包括是否配置了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较好外教;教什么样的课程;在哪里办学,是否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是否在氛围良好的大学,是否有足够的图书馆、实验室、操场等教学辅助设施等。另外要关注和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果已经有毕业生的话)。除了了解就业率,还要关注毕业生在哪些单位和公司工作,必要时从相关单位核实相关信息的真实性。
第三,注意学校的招生简章是否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符
根据规定,合作教育的招生简章需要向批准办学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要注意学校招生简章与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内容的一致性。特别是学校地点、收费项目和金额(须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所在地省级政府批准)、招生人数、开设课程等。
第四,注意招生标准
根据规定,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必须同地区同批次录取,减少批次录取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国外教育机构实施学历、学位教育的录取标准不得低于本国的国外教育机构。一般来说,录取标准比较低,录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办学质量。只有录取标准高了,办学质量才能更好。
5.注意招生计划
根据规定,在我国高校中具有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招生必须纳入民族高校的招生计划。而国外教育机构实施的学历教育,也要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相应的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