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新闻 > 高考招录五大陷阱 千万要小心(高彤)

知识点

高考招录五大陷阱 千万要小心(高彤)

每年都有很多高考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被骗,甚至花光了自己辛苦赚来的学费。最近教育部发布了五个高考陷阱。学生报名时要小心。以下是边肖整理的资料。请快速参考。

教育部发布高考招生五大陷阱

高考结束后,各种高考舞弊进入高发期。教育和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五个陷阱:①查“木马”;2花钱“补”;3花钱“换分”;4志愿“专家”;⑤文凭作坊。具体案例戳提醒我们要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如何避免高考招聘的陷阱

支付费用以检查分类欺诈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高考成绩.\"很多考生会在考完之后收到这样的短信。其实这是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发送的病毒短信。只要打开链接,手机就会植入窃取网银的木马软件。此外,罪犯甚至会要求父母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费用。

警方提醒:一旦点击此类链接或下载手机应用,犯罪分子就会利用病毒从手机上窃取个人信息,从网上银行或一些支付平台上盗取现金。为此,请查找当地教育部门指定的网站,谨防各种与评分、录取相关的诈骗短信。

花钱补充诈骗

“一个大学名额没有满,你可以通过花钱给孩子安排一个重录名额。”这也是犯罪分子作弊的手段。打着有“特殊关系”、“宪兵”身份的幌子,骗家长购买“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特殊院校提前录取”、“直接招生”等“特殊场所”,借机诈骗。

警方提醒:常规招生不会收取任何额外费用,任何需要收取保证金、入场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不可信的。

帮助申请补贴诈骗

有些经济困难的考生需要申请助学金,犯罪分子冒充大学教职员工、教育部门工作人员,或者直接谎称自己有项目,就可以为考生申请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从而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在接到自称高校、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电话和信息,想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时,必须主动联系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进行核实。

假装是人类诈骗

当孩子向父母要生活费时,大多数父母都会毫不犹豫地去赚钱。如果罪犯自己伪装成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掉入陷阱。近年来,犯罪分子冒充学生或教师,通过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在网上留言、发链接等方式骗取学费、生活费、培训费等。

民警提醒:家长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留言或链接等方式要钱时,一定要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款。

伪造录取通知书的欺诈行为

电话通知考生,发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将学费和杂费记入指定银行账户...经过一系列程序,考生不仅没有拿到真正的录取通知书,还被骗了钱。犯罪分子的目的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费和杂费。在这种欺骗中,犯罪分子不仅使用与原学校类似的校徽,而且还为他们配备了所有的“课程材料”。

警方提醒:考生及家长在登录学校及教育部门网站时,必须具备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官网或学校及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站认证的链接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各种渠道验证账号。

各省高考志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