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 2019录取线差该怎么用 线差真的有用吗(王秋阳)

知识点

2019录取线差该怎么用 线差真的有用吗(王秋阳)

高考是很多人生活中最重要的考试,高考志愿填报也很重要:对大多数考生来说,适当填报志愿,合理填报志愿后进入理想大学,和高考一样重要。

如何利用录取分数线的差异

第一步:计算考生分数。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或预估成绩)和各跑对跑控制分数线(或预估各跑对跑控制分数线),计算考生分数线差。假设辽宁考生A高考590分。如果2009年辽宁某理工控制分数线是550分,那么考生的分数线和某控制分数线相差40分。

但对于考后希望填报的考生,也要充分考虑考生的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即在计算考生基本分数线差的基础上,还要计算考生最高分数线差和最低分数线差,从而制定科学的填报策略和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一个考生平均分40,那么他最多可能有60分,最差也只有20分。这一点对于成绩不稳定的考生尤为重要。

第二步:确定可选机构的范围。根据考生分数的差异确定选修院校的大致范围。如果候选人相差40分,

如果A选择A科院校,则应按照40分的线差与A科理工科排名表\\栏中的\\参考申请线差\\进行比较。所有\\参考申请线差\\指数等于或小于400分的机构均可纳入可选机构范围。当然也可以包括一些分数略高于40的院校,但一般情况下,人数越高,院校风险越高,录取概率越小;相反,风险越小,录取概率越大。

线差真的有用吗

线差真的有用吗?真的能准确定位吗?回答:没有!其实这个可证伪的问题很好回答,就是例题法。如果做个对比,就画个图。

高考分数呈菱形分布,分数越适中,越难保证录取。上下的人很少,很难把握申请情况,更别说中段了。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要使用排名和线差法,先初步确定考生目标志愿院校的范围;那么,就要用一点一段表来分析;然后利用目标志愿院校招生计划的最低平均分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录取分数线差异是填报志愿的重要依据

高考难度每年都不一样,每年都会导致不同的分数。在高校招生人数固定的情况下,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是不同的。但基本上来说,如果不是一个学校或者专业的冷热,录取分数线的差别几乎没有变化。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以计算出自己最近3年内想要报考的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并判断高校录取分数线差异的稳定性。考生在选择填报自己的第一志愿时,可以将往年录取分数线的差异与自己的分数高于批次分数进行对比,以确保自己的第一志愿被录取。

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更注重平均分。但是单纯看平均分填他们的志愿是不准确的。由于高考的规模,很容易出现错误。相对于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平均分更有价值。所以录取分数线的差异也是高考的重要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