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高中政治知识点 史上最全的高中政治知识点(张平)

知识点

高中政治知识点 史上最全的高中政治知识点(张平)

学生除了要关注课本,还要学会关心时事。每年高中政治时事也会有高分。复习高中政治知识点时,可以按照书本进行,不同于历史地理。高中政治知识有一定的关联。以下是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供大家阅读。

高中政治知识点(一)

1。民主与独裁的关系

(1)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团结表现在: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3)区别如下:

(1)不同含义:民主是指按照平等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在一定阶级内部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独裁依靠暴力进行统治的国家制度

②不同的实现方式:民主是建立在少数服从多数、平等的原则上,独裁是靠暴力来统治。③适用对象不同:民主适用于统治阶级,独裁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④功能不同:民主是实现统治阶级更好管理国家的意志,独裁是巩固国家政权

2。政治自由的地位,国家如何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一)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2)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创造各种条件,保证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

3。公民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4。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中对应存在,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的利益的手段和途径。(2)公民是法律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保证权利的实现。④.要求公民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6。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1)在我国,两者的利益从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一方面尊重和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该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3)两者有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主义的表现。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点三统一)

(4)关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8。为什么公民应该珍惜他们的投票权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选民参与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行使民主选举权,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的重要尺度,也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9。民主决策的重要性

(1)政府的重大决策往往涉及社会各界的利益

(2)对决策者而言:(1)有助于决策反映人民的感受,体现民主;②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3)对于普通人:①有利于促进对决策的理解,有利于自觉执行决策;(2)有利于提高积极性和信心,以及政治责任感。

10。实施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青年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1)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2)中学生在参与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学习民主管理的技能和知识,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感和实践技能

11。民主监督的意义

(1)有利于消除腐败,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二)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

(3)有助于唤起广大公民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主人翁意识。

12.有序和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区别

高中政治知识点(二)

1。政府的主要职能

(一)维护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功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功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功能。

2。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内容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合法行政、合理行政、正当程序、高效便捷、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4。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

(1).加强立法工作,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谨慎使用权力,科学民主决策

5。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1)政府依法行政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权威;防止行政权力的流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尊重、遵守和维护法律,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3)促进科学和民主决策

6。公民寻求帮助和投诉的渠道

开通热线,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复议、行政仲裁和行政诉讼制度

7.为什么要限制和监督政府权力?理论基础:

(1)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所以我们的人民有权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政府的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3)在现实生活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确实有不正当的使用权

(4)只有限制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才能保证人民赋予政府的权力用于造福人民。

(8)(1)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2)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防止滥用权力,保证廉洁奉公;

(4)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5)只有这样,权力才能为人民所用,才能建立一个有权威、有公信力的政府。

[/s2/]8。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

(10)(1)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2)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高中政治知识点(3)

1、辩证法的一般特征、本质和核心

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区别,根本区别)3。辩证法知识怎么办(四个角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则

3.系统优化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方法论要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则(发展的普遍性和本质)。3.发展的进步和动摇的原则

4.发展状态:量变质变原理(意义、关系、方法论)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矛盾观点或矛盾分析方法)1。同一性原则和矛盾斗争原则

2.矛盾的普遍性原则

3.矛盾的特殊性和原理(意义、表达和方法论)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则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则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则7。如何坚持两点理论和重点理论的统一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观(意义、特征、本质、方法论)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基础、要求)

3.从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创新(哲学基础、社会功能)以及如何树立创新意识

高中政治知识点(4)

第十一课:探寻社会的真谛1。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2)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两个矛盾两大规律)(3)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如何实现(4)改革的知识

2.社会史主体——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则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特征和客观依据3。人生价值的意义、判断标准及如何实现4。理想知识

5.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高中政治知识点(五)

1.史密斯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1)财富的形式和来源,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分工和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2)自由放任和“看不见的手”(是什么,发挥作用的机制,评价),以及国家的职能

(3)绝对成本理论(主要观点和评价)

2.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1)劳动价值论(继承、修正、补充斯密)

(2)如何增加国民财富

(3)收入分配理论与相对工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4)经济自由和政府职能

(5)比较成本理论(主要观点、评价及启示)

高中政治知识点(六)

1.罗斯福新政(背景、阶段、主要内容及影响)

2.凯恩斯革命(心中的三个定律、命题、影响和本质)

3.新自由主义(背景、基本主张、影响)

4.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

(1)美国模式(特点、原因及评价)

(2)德国模式(特点、形成原因、评价)

(3)日本模式(特点、原因及评价)

(4)三种模式的共同点

高中政治知识点(七)

1.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特点、作用、弊端和影响)

2.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阶段、创立意义)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建立三大环节,初步完成)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要性——为什么,主要任务——如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