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岳春阳)
《论衡》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历史上不朽的无神论著作。现有文章85篇(其中《致因》只有84篇)。这本书被称为“疾病、谬误和古代现实的理论,以及世俗汉的不同书籍。”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与春秋战国不同的是,儒家以神秘主义为标志,并与占卜理论相混合,使儒家变成了“儒教”。而它的主人,作为“国家宪法”和经典,是由皇帝任命的“依桐白虎”。王充写《论衡》的时候就批判了这种儒家学说和神秘主义。
《论衡》阐述微观理论,解释世俗疑惑,明辨是非,即以“实在”为根据,作虚假陈述。“衡”字的本义是一种平衡,《论衡》是当时评价言论价值的天平。
其目的是“体悟惑心,从而知虚实之别”(《论衡·度作》)。所以是古代唯物主义的不朽哲学文献。正是因为《论衡》“谤孔”“辱其先”,反叛汉代儒家正统,所以遭到当时及后世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抨击和囚禁,并将其视为“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