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文综试题 >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庄鑫)

知识点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解析【最新Word版】(庄鑫)

& # xa0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答案分析[最新Word版]

第一卷

一、选择题:本专业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个项目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目最符合该项目的要求。

1.《国语》说“祭祀,国家的大节日”。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权”。可以推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 .礼器c .餐具d .货币

【答案】B

2.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县、国、民私造币,并任命专门官员负责铸造五铢作为法定货币。这项倡议

A.有利于加强集权。它第一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增加了人民的税收负担。D.空加强了以前的君主专制

【回答】A

【解析】汉武帝造币权归还中央,统一造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县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所以A项是正确的。

3.初唐时三省诸侯为宰相,后来发生了两个变化:一是皇帝选中层官员为宰相;二是掌管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取消。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了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得到了调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决策权扩大了

【答案】C

【解析】本来三省六部互相牵制,中层官员在材料中的地位上升,而尚书省的权力下降,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所以C项是正确的。

4.孔子提倡“克己”、“自仁”。朱对“克己”的解释是:“克”即“胜”,“己”即“欲”。这个解释

A.把人性放在正义之上。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了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D

【分析】孔子的“仁”是“克己”,而朱则是从“存义灭人欲”的伦理角度来阐述的,这显然与孔子最初的思想相悖,所以D项是正确的。

5.中国画讲究传神写意,追求“忘乎所以”,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感和韵味,而不是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写实描写。这一特点可归纳如下

A.天人合一诗画合一情景合一知行合一

【答案】C

6.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说:“好人和坏人成了水火...人民已经被烧光了,官员们仍然以自己为荣,威胁着...人民的感情是软的,是懦弱的,闹起来是安全的”,更是“欺压好人,冒充能人”,“这不是抗匪的理由”。老年人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贫富之间的不平等人民的苦难软弱的人民治理的腐败

【答案】D

【解析】在材料中“民不聊生,官犹以德,以德报德”,可以知道老市民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主要是官员腐败造成的,所以D项是正确的。

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学者统计了他们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所示:

由此推断

A.《环球公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报纸。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诉求迫使清政府改掉陋习。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界越来越关注妇女问题

【答案】D

8.1922年9月,中国共产党官方刊物《指南》发表文件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才能实现国内和平”。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人民的迫切愿望;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d .全体公民的共同选择

【回答】A

【解析】材料中的“统一全国中央,然后国内和平就可以实现”与当时中国革命的目标相去甚远,只能是人民的愿望,所以A项是正确的。

9.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下图(局部)可以推断,影响高校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经济政治文化传统人口密度地理环境

【回答】A

【解析】地图上显示的时间是1936年,大专以上的学校主要分布在南京和沿海地区,这与当时的国民党执政政府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布局有很大关系,所以A项是正确的。

10.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强调要“充分发挥红军的特长”,创造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钳制和消灭敌人。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军队

A.粉碎了第三次“围剿”b .把敌人的后背变成了抗日战场

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

【答案】B

【决议】“创建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限制和消灭敌人”,说明毛泽东实行了对付日军的“游击战争”战术。因为这个原因,人民军队到了敌后,在敌后进行抗日战争,所以B项是正确的。

11.据统计,1948年,中国的外资总额约为31.97亿美元,其中美国14.10亿美元,占总额的44.10%,英国11.15亿美元,占总额的34.88%,其他国家6.72亿美元,占总额的21.02%。由此可见

A.英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提高。日本在总投资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C.外资已经完全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美国在中国的外资中处于主导地位

【答案】D

12.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外交声明指出:“两国总理承认,亚洲和世界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但是,如果您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行事...这将缓解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紧张局势。”与新中国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务有

A.参加万隆会议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决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1953年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的“两国总理”解释了这个信息,所以B项是正确的。

13.1981年底,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调查研究,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

A.改革国有企业股份制。扩大外贸企业的自主权

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外贸垄断体制,产品质量低,出口亏损”现象主要与当时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企业没有自主权,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可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所以b项是正确的。

14.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出绝大多数的国家官职,即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为部落)投票预选各种官职的候选人,然后进行二次选举,再在候选人中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领事为例,当选的候选人人数与候选人人数之比为1: 3。这部选举法

A.保持贵族统治地位b .完善权力运行机制

C.未能采取财产资格限制d .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D

15.英国哲学家培根主张精心记录经验实验,以促进科学的发展;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用数学规律作为表达人类理性的最高法则,并从事科学研究。17世纪,一位科学家继承了他们的传统,建立了理论体系

A.揭示了宇宙的基本规律

B.它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C.建立了太阳中心理论

D.阐明了时间空之间的本质属性

【回答】A

【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以数学为表现形式。在材料中,“十七世纪的一位科学家”说牛顿,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是为了揭示宇宙的基本规律,所以A项是正确的。

16.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投票时,国王威胁要增加上院贵族人数,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反对派议员接受了国王的建议,避免缺席投票,使法案获得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国王仍然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上议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C.保守势力在最后一刻做出了让步

D.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形成

【答案】C

【决议】“反对党以旷工的手段逃避投票,使议案得以通过”说明保守党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的讨论中做出了让步,所以C项是正确的。www.ccutu.com

17.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目前的形势是以从第一阶段革命过渡到第二阶段革命为特征的。”7月,他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被无产阶级国家取代,不能通过“自我消灭”来实现。以上判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b .集中整个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法。d .说明还有和平获取政权的可能

【答案】C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表:

表格中的数据显示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产业间的均衡发展

C.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均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D

[分析]该表显示了1990年至2003年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变化。在这个区域范围内比较,三者的增长比例基本相同,所以D项是正确的。

目前,当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明确区分“全面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而是将具体而有限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故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得到了有意的展示

【答案】B

20.建筑是一门固化的艺术,右图是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栋建筑,叫做“舞蹈屋”。最接近这种建筑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有

A.拾荒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引导人民的自由

【答案】B

【解析】现代主义绘画最大的特点是反传统,画面的不协调是其徐达特色。漫画中的房子明显扭曲,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画面扭曲”是一致的,格尔尼卡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绘画,所以B项是正确的。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本专业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修题和选择题两部分。其中要求21 ~ 23题,每一个应试者都必须回答。第24个题目是《选择题》,包括A、B、C、d,请选择其中两个,在相应的回答区回答。做的多了,会根据回答的前两个小问题给你打分。

21.(14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明朝中后期,美国的玉米和红薯传入中国,增加了粮食产量,将许多原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变成了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在浙江湖州,每亩桑园卖桑叶的利润是5两银子,比种水稻的利润高一到两倍。当地有些养蚕人自己不种桑树,靠桑叶养蚕。嘉定县,因为种棉花,“不产米,四面八方食”。当时商业非常发达,商人资本雄厚。比如徽商“百万人有银”,而资本在20万到30.2万银的只能算是中等规模的商人。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时期,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和丝绸交换来自南阳的香料、药材和珠宝。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到达欧洲后,用白银换来了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开放海上禁令,在漳州月港设立总督公署。私人海上贸易获得了一定的法律地位。明朝海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赶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以上材料摘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以下要求:

①根据材料和知识,总结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明代海外贸易一度活跃的原因,说明海外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7分)

(3)根据第一、第二份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了海外白银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回答]

(1)表现: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商人资本雄厚;商业帮派(徽商、晋商)活跃。

(2)原因:华商积极参与海外贸易;政府开放(放松)海上禁令;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背景:新航线开通;殖民者掠夺美国白银(贵金属);中国手工艺品风靡海外;国外没有合适的商品和中国交换,只能用白银支付。

(3)作用:白银成为流通的主要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它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分析]www.ccutu.com

(1)根据材料一,“种桑、棉等经济作物”、“买桑叶养蚕”、“商人资本雄厚”。比如“徽商”等信息,结合所学,从“经济作物种植、农残商品化、商业团伙”等角度总结答案。

(2)根据第二份材料中的信息,《私人海外贸易的兴起》,《明朝政府开海令》,《漳州府月港设督,私人海上贸易取得一定法律地位》等信息;第二个问题“主要背景”是基于第二个材料,“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从“开辟新航路、殖民掠夺和吸引中国手工业”的角度回答了“海外白银流入”的信息。

(3)根据材料2,“我国白银总量增加,白银流通范围扩大。钱开始以银为主”等信息,结合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我从“银变钱、商业发展、中外联系”等角度总结了答案。

22.(12分)

民国时期,很多知识分子忧国忧民,思考国家的发展道路。阅读以下材料:

物质地球的皮肤是有限的,大国的欲望是无穷的。在这种情况下,亚洲人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模仿列强的军事装备自救。代表是日本,武力自救,“卖魂赢国”不值得我们赞美;第二,它是大国的奴隶,因为它拒绝效仿,它的代表是印度;第三,是用自己的天才开创新路。在这两条道路之间犹豫不决,无法创造新道路的人,将拥有我们的中国。

我们都知道帝国主义在我国造成的不幸后果。远的如鸦片战争及其后果,近的如英国占领阿哈瓦,俄罗斯占领大连湾,德国占领胶州湾。除了这两条丑陋的路,我们还能想出一条自尊自强的新路吗?这条新路可以找到,但不容易找到。

——摘自陈衡哲《西方历史》(1924)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材料,说明日本和印度走了什么道路,并指出了他们不同道路的共同背景。(3分)

(2)根据材料和19世纪后期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写一篇关于作者在材料中提出的中国“道路”的小论文。(9分)

(要求:观点明确;历史与理论相结合;逻辑严谨;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回答]

(1)道路:日本:积极自救后的侵略扩张。印度:不积极自救成为殖民地。

背景:被西方列强侵略。

(2)省略

(2)问题属于小论文的写作,根据材料,“凭自己的天才,开创新路。徘徊在这两条道路之间,却未能创造出新的道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自力更生的道路,却没有找到新的道路;第二个问题“论证”结合19世纪晚清社会特点和中国人开始寻求救国之路,从“新观念萌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

23.(14分)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们提出并发展了人文主义。阅读以下材料:

物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人性的追求,抛弃了宗教教条,将其价值取向从“上帝”转向“人”,但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上帝”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其对科学知识的宣传和对思想自由和人格解放的倡导,将转变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类根本价值和强调未来人类尊严的意识形态运动。

材料2科学人文主义是在保持和发扬旧人文主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注入旧人文主义所缺乏的科学元素和科学精神。它的新颖之处在于:理解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是定居的基础之一;适度激进的唯意志论和适度极端的浪漫主义;依靠科学本身的精神力量和科学衍生的物质力量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自我完善;科学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的,属于人的,为了人的最高和长远福祉。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是盲目而鲁莽的。

——以上材料摘自马龙山《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第一个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生产

区别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2,总结“科学人文主义”的内容。(4分)

(3)根据第一、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科学人文主义”进行评价。(3分)

[回答]

(1)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没有摆脱神学。启蒙: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权力的增长;自然科学的发展。

(2)内容: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规律(反对享乐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作用);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倡科学的人性化。

(3)评价:消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防止滥用科学;赋予科学主义人文精神(情感)。

(2)根据材料2中的信息,如“注入旧人文主义所缺乏的科学元素和科学精神”、“认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依靠科学本身的精神力量和源于科学的物质力量”,对答案进行总结。

(3)根据第二种材料,“科学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的,属于人的,为了最高的和长远的福祉。没有人文情怀的科学主义是盲目而鲁莽的”,并从“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待科学的态度与科学情怀”等角度对材料1中关于“科学人文主义”内涵的信息进行了分析与回答。

24.本题目包括A、B、C、d四个子问题,请选择其中两个,在相应的回答区回答。做的多了,会根据回答的前两个小问题给你打分。

A.【历史重大改革回顾】(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共存,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就,推动了这一融合进程的快速发展。在方式上,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包括各民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积极政策,以及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偶然同化。从内容上看,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的思想文化,如、胡舞、胡饼,对女性的尊重意识,以及对胡汉差异观念的淡化等。,为汉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

——摘自朱少厚《中国古代史》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和知识,总结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归纳和胡舞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根据资料总结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根据资料和知识,分析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回答]

(1)内容:迁都洛阳;改制度(改官制);说中文(改中文姓;穿汉服;传婚;换个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色:中国化;互相学习;方法有很多。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隋唐统一奠定基础。

(2)根据“各民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统治者的积极政策,在民族血与火的斗争中的偶然同化”,“乐虎,胡舞,胡饼,尊重女性意识,对胡汉不同思想的淡化”等资料。,答案是从“方法和内容”的角度总结的。

(3)根据资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带来了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和“给汉族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的信息,结合孝文帝的改革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加强汉族政治统治”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回答。

B.【中外历史人物点评】(10分)

1787年,华盛顿主持制宪会议,对会议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大会堂举行。在华盛顿还没有入座的时候,大家就提出选举华盛顿为议长,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华盛顿的态度很谦虚。他说:“我天赋不高,经验不足,做不起这个重大会议的发言人,但我愿意尽我最大的努力履行我的责任。”费城的仲夏夜酷热难耐,华盛顿一动不动地坐在议长的长椅上。他没有发言,只是偶尔问一下代表们的意见,或者在诉讼过程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但这就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局时,代表们都抬头看向发言人的座位。只要举世闻名的华盛顿保持沉默,就足以制服雄辩的政治家,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感谢相互包容和妥协,一切终于解决了。9月17日,美国联邦宪法获得一致通过。

——摘自小舒《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中的作用。(7分)

(2)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和知识,指出华盛顿的优良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3分)

[回答]

(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角色:协调各方关系;让代表们做出妥协(让步);促进会议的顺利进行;为宪法做贡献。

(2)素质:勇于承担责任;不贪权。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提出第一个问题“我做不起这个重大会议的发言人,但我愿意尽全力完成责任”,从“勇敢不贪权”的角度总结答案;第二个问题是“贡献”,从“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功能”的角度来回答。

C.【探索历史之谜】(10分)

《清史稿》是关于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官方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民国成立于1912年,清朝崩溃,但为前朝编纂正史的做法并未放弃。1914年,北洋政府成立清史博物馆,聘请前清东三省巡抚赵尔勋为馆长,开始编纂清史。模仿前代正史的编撰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史料。编辑们经过考虑,认为既然是最后一部正史,那么沿袭历代正史的体例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决定按照《明史》的体例写作。历史博物馆起步不错,但两年过去了,没人问津,资金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历史博物馆几乎瘫痪。1921年,赵尔勋千方百计寻求支持,使历史博物馆重新运作。1927年,80岁的赵尔勋知道自己不会多去日本,决心出版《清史》,这是为了《清史草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组织专门委员会审查《清史稿》,最终以不尊重孙中山等人为由被取缔。

摘自李著《历史概论》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材料和知识,总结清史初稿编写的原因。(5分)

(2)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史稿》在史学编纂上的得失。(5分)

[回答]

(1)原因:新政权坚持编撰正史的传统;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获得社会支持;编纂者的努力;编译方法是合适的。

(2)获得:继承传记式的正史编纂体系;它为清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损失:历史观保守;对革命者的不公正评价;老套。

D.【世界文化遗产大会】(10分)人们常说“宏伟属于罗马”,罗马的宏伟主要体现在建筑上。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抖,罗马建筑就吸收了希腊的杰出成就,做出了超越前人的成就。帝国中央政府倡导的风格传遍整个帝国,全国各族工匠都以自己的才华和技艺传统参与并融合到普通帝国建筑的洪流中。在图拉真皇帝和哈德良任命的建筑师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希腊的人才,还能看到小亚细亚和埃及挑选出来的大师。帝国边境城市的建筑有着几乎由同一模子产生的共同形式和风格。

——摘自朱龙华《罗马文化》

材料2罗马建筑师希望罗马市民欣赏他们创作的宏伟。这样,罗马市民就能感觉到自己是以高楼大厦为代表的伟大帝国中有意义的一部分。

——摘自苏珊·伍德福德的《剑桥艺术史》

完成以下要求:

(1)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罗马建筑的成就超过前人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建筑师让人们感受建筑“宏伟”的方式。(3分)

(3)根据第一、二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建筑在巩固帝国中的作用。(3分)

[回答]

(1)原因:善于向别人学习;政府宣传;有熟练的工匠参与;注意选择建筑师。

(2)途径:建造巨大的建筑;采用穹顶结构;拱形与支柱结合。

(3)功能:为皇权崇拜服务;让公民对帝国有认同感;处处彰显帝国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