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2018高考作文题目汇总(高语鸽)

知识点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 2018高考作文题目汇总(高语鸽)

高考作文素材一直是高考人的话题。2018年上海卷作文题目《被需要》,意外难倒了一大批高考学生。2019年出现了哪些作文素材?有哪些高考作文题目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和边肖讨论今年的热门话题!

2019热门作文话题

改革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具体体现是“变革”(改革开放)的结果。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但是,在这个“变化”的背后,有一个不变的,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材料(4)从反面选材,警告我们社会可以变,时代可以变,但理想信念不能丢。

见证变化

历史见证了“被打在后面”、“改革开放致富”;历史见证了经济短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将见证世界上更多的奇迹...

创新精神

知识日新月异,未来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养。

全民阅读

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经验来说,业余时间读书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财富,可以说是终身受益。希望全民阅读能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

中国梦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中国梦”被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意味着这个梦想“一定会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表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2018年高考作文题目总结

国家卷一-\"致2035年的一封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使命和挑战。你在新世纪与中国同行,成长,与中国新时代一起追逐梦想,实现梦想。以上材料是如何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的?请以此为基础写一篇文章,想象一下,放入一个“时间瓶子”,2035年打开,那时候18岁的一代人都会读。

国家卷二——子弹痕迹的分布和科学”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斗机的保护,英美军方调查了战斗结束后飞机上的弹痕分布情况,决定在有较多弹痕的地方加强。然而,统计学家沃德认为,应该更多地关注子弹痕迹很少的部分,因为在这些部分受到重创的战斗机很难有机会回家,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原来沃德是对的。

国家卷三

围绕以下三个口号写: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青山绿水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新区口号,2017,雄安

上海卷-“需要”

在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己的需求,而且往往渴望被别人需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你对它了解多少?请写一篇关于你的思考的文章。

天津卷——人生有不同的“乐器”

人生有不同的“乐器”。装置可以包容一切,外形美观,内容好,相辅相成;装置可以帮助人成就事情,利器可以做出精妙的作品;有一种“仪”叫仪量,兼容并包,显示才华和学识;有一种“装置”,叫做国家的重型武器,扛起荣耀,成就梦想...(通过央视)

北京卷

1.今天,许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进入了高考考场。十八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都成长为青年。请写一篇题为《新时代,新青年——谈祖国发展中的成长》的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美丽的生态环境是每个中国人的期望。请拓展想象力,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从三种微成分中选择一种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选择至少一部作品,用一套排比隐喻句来表达你的教训。要求:至少写三句话,每句都要有隐喻。120字左右。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一个悲凉悲凉的人物,简单描述一下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故事情节。150-200字。

3.看过《论语》,在孔子的弟子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经参加过?或者还有谁?请选一个给他写个评论。要求:符合人的特点。150-200字。

江苏卷

花解语,鸟鸣,人生充满语言。不同的语言开辟了不同的世界,比如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语言丰富生活,演绎生活,传承文明。

浙江卷

在浙江这块土地上,历史孕育了实用主义、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想,今天形成了“在实践中做,走在最前沿,勇敢站在最前沿”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一代又一代浙江人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说。作为一名浙江学生,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