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2020年重庆七中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薛诗瑜)

知识点

2020年重庆七中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薛诗瑜)

& # xa0

重庆七中2020年历史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8分,每个小题2分,24个小题)

1.(2分)周朝通过分封制,使周玑人的亲属迅速传遍天下,北起燕山,南至汉水,西至陕西。甘,东到齐鲁,处处楔入嵇的人群。这表明数据包()

A.旨在压制地方藩属势力。削弱周王室的统治权力

C.宗族认同意识的萌发奠定了地缘政治的基础

2.(2分)第一首《关女》属于《周南之歌》,是一首描写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野鸡鸽是一种水鸟,它“生而有定而不乱”,“偶有并游而不谐”。孔子列为第一章,说明夫妻关系要专一认真。这个解读()

A.保持民间文学的正统地位

B.体现周代宗法制的内涵

C.体现了浓厚的德育色彩

D.浪漫主义文学的象征主义

3.(2分)看表,主要反映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下)

时期

内容

评论

春秋时期

牛耕,铁农具

& # xa0

& # xa0

都江堰和郑国渠

& # xa0

& # xa0

测量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耕作

秦汉

莱什

提高播种效率

& # xa0

选种育苗

增产的重要途径

A.发明和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农业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C.注意耕作时间,提高耕作技术

D.集约栽培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4.(2分)西周。在“工商食官”制度下,善于经商的家庭或家族,经国家承认后,以国家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世代受到攻击,决不能改变方式。这反映了系统()

A.加强商人对国家的依恋

B.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

C.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形成

D.促进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5.(2分)如果表为“云南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则为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出土器物统计表。从出土物品的特点可以推断,汉代()

阶段

出土文物

战国至西汉初年

随葬的尖叶锄头、粗茎剑、空钹、铜鼓、贝壳、雕刻的动物饰品、戒指手镯和圆扣是云南文化的典型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青铜兵器和生产工具逐渐减少,铁从内地进口

出现了大量内地制造的器物和仿制品。

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几乎绝迹,而铁器、日用品和五件从内地进口

泰铢钱,有绝对优势。

A.中原的生产方式向西南蔓延

B.西南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西南地区的铁主要靠中原输入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6.(2分)1847年6月,正义联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联盟,用“天下无产者皆兄弟”的新口号取代了“天下无产者皆团结”的旧口号,规定联盟的宗旨是:“传播公共财产理论,寻求其早日实现,人类将获得解放。”这一变化表明()

A.共青团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工运动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7.(2点)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目前的形势,是以从革命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第二阶段为特征的。”7月,他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被无产阶级国家取代,不能通过“自我消灭”来实现。以上判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

B.巩固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智慧

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法

D.解释和平政治权力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8.(2分)1948年,苏联为回应美英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了西柏林与美英法其他占领地区的水陆交通,而美英则大规模向西柏林运送货物。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年。这场危机反映了冷战的基本特征()

A.苏联在对抗中处于进攻地位

B.美国交替采取对抗和缓和政策

C.德国和中国争夺美国和苏联的前哨基地

D.双方面对并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9.(2分)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和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务合作而建立的国际军事集团。它成立于1949年,有12个成员国。例如,表中北约成员国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

北约成员的变化

从1952年到1982年

希腊、土耳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西班牙已经加入

从1999年到2004年

首先是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然后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加入

A.美国不断加强对欧洲的军事渗透

B.北约的战略目标已经改变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得到加强

D.美国和苏联之间对东欧国家的竞争更加激烈

10.(2分)戴高乐1958年重新掌权后,提出建立以法德为核心、法国为主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通过“放松、理解、合作”逐步实现“欧洲从大西洋到乌拉尔”,最终走出雅尔塔。这项外交政策的提议()

A.这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存在分化

B.受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影响

C.反映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D.从根本上动摇美苏两极格局

11.(2分)本世纪初,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称为“金砖四国”。2005年,高盛集团提出“11个新国家”,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1个国家。2007年,日本学者诗鬼·门仓提出了“期待五国”的概念,即越、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危机之中

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

C.新兴国家正在成群涌现

D.国际格局的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12.(2分)学者罗素说:“这场战争(一战)持续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因素:俄国急于占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土耳其之后,德国急于向巴格达和波斯湾扩张。就波兰独立而言,德国虽然希望波兰享有自治,但俄罗斯不希望。”罗素强调()

A.帝国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演变成了战争

B.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发酵引发了这场战争

C.巴尔干半岛成了一战前欧洲的“火药筒”。

D.德国和俄罗斯的极端民族主义催生了战争

13.(2点)下表显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国军用物资产量(百万吨)的变化..它反映了()

A.帝国主义大战日益白热化              A.帝国主义战争越来越激烈

B.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帝国主义战争出现了转折点

D.美国对战争的参与有着重要的影响

14.(2分)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和中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函中指出,国与国之间一定要有要求和平、消除误解的意愿……因此,在讨论太平洋和远东相关问题时,要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当即表示同意。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A.减轻巨额军费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

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愤怒,充当和平使者

C.用外交手段重新定义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遏制日本的扩张,与英国分享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

15.(2分)“除西班牙、荷兰、北欧、瑞士外,全欧洲参战。.....加拿大军队去法国打仗;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美洲印第安人被派往欧洲和中东;中国工人来到西方。”这表明()

A.欧洲的主导地位动摇了

B.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

C.世界更加紧密相连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6.(2分)以下是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贪婪的战利品酝酿着新的陷阱,残酷的分裂孕育着新的危机,暂时的妥协孕育着新的冲突,反苏偏见潜伏着新的矛盾。基于此,推测记录的对象是()

A.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慕尼黑协议雅尔塔协议

17.(2点)一份文件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高峰时期的到来”,但立即被视为“一张纸空”,20年内成为“构建国际法的基石”。该文件最有可能是()

A.凡尔赛和约

C.非战争公约波茨坦公告

18.(2分)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规,建立战时经济制度,重组产业结构,采取更直接的经济干预手段,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性经济政策。这说明二战()

A.让政府机构开始转变职能

B.增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C.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D.使所有国家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

19.(2分)图为1941年6月23日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里尼西制作的海报《无情地粉碎和摧毁敌人!宣传漫画()

A.讽刺德国法西斯的违约行为

B.揭露了反共国际协议的阴谋

C.反映了莫斯科战役的最终结果

D.这表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

20.(2分)好莱坞拍摄了许多反映苏联主题的电影,如1943年的《光荣的日子》、《离开莫斯科》;1948年《红色威胁》《铁幕背后》等。这一变化反映了我们()

A.受大众审美的影响b .美苏两极格局的开始

C.美苏从盟友变成对抗d这部电影必须经过政府审核

21.(2点)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恢复和维护远东和平需要其他参加国在道义、物质、金融和经济方面采取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将达到不经历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无法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各国对中国的同情和帮助

B.警告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判列强对日本的绥靖政策

D.敦促大国保持原有的世界格局

22.(2分)如果以“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为题写一部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

A.基本利益的趋同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力的消长d .敌对意识的淡化

23.(2分)20世纪国际形势:一战(1914-1918)和二战(1939-1945);美苏“冷战”、苏联东欧剧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A.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化和平民主化

24.(2分)1951年,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主席弗雷德里克·奥里奥·居里对杨承宗说:“回去告诉毛泽东,你要保卫和平,反对原子弹,你必须拥有原子弹。原子弹没那么可怕,原子弹的原理也不是美国人发明的。”从此,新中国开始思考考试技术的发展。这是基于时间()

A.追美超b的狂热美苏冷战升级

C.经济发展的需要。朝鲜战争的危机

二、选择题(52分)

25.(26分)阅读材料,符合以下要求。

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在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不遗余力地援助西欧和日本,实行援助与控制挂钩的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调整了对盟国的政策,提出了“贸易胜于援助”的政策,即美国对盟国的贸易政策转向公平贸易,而不是奉行美国的单边优惠政策。

摘自刘、、张敏君《解读经济铁幕》

& # xa0

材料二:巴统中国委员会(成立于1952年)的宗旨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政策。禁运票据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清单是绝对禁运的,比如武器和原子能物质;第四类货物清单是中国禁止的,即对中国贸易的特别禁令,包括比适用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国际禁令项目多500多个项目。

1953年,美国的NSC152文件承认,从长远来看,“多年的‘国家安全控制’并不能严重损害苏联集团的经济发展,反而导致美国经济每年损失超过120亿美元。”美国遏制中国的代价是“美国政府不仅每年要付出4000-7500万美元的经济代价,而且由于美中两国的持续对抗,美国还要付出无法估量的政治代价”。

摘自于群:《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52号文件的形成》

(1)根据所掌握的材料和知识,指出战后美国对盟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总结巴统禁运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26.(14分)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采取了“对外中立”的外交政策。1914年8月6日,以总统令形式颁布的《对外中立条例》以1907年世界各国在海牙签署的《陆战中立条约》和《海战中立条约》为基础。“政府发布了中立条例,宣布中国将在这场战争中遵守中立。对德奥和联军没有偏心。一切按照国际公法处理”,“交战各方不得在中国的领土和领海内进行占领和战争,中国的陆地和海洋的任何部分都不得以此为基地攻击敌人。所有交战国的军队、军械和物资不得通过中国的领土和领海。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中国官员解除武装,予以限制和拘留,直至战争结束。”。

摘自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资料和知识,分析一战初期袁世凯“中立”政策的特点。

(2)根据资料和知识,简述一战初期袁世凯政府采取的“中立”政策。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董仲舒(前179-前104)是西汉时期的哲学家、经学大师。少年时专修《春秋》,景帝时从医,潜心研究孔子。汉武帝下令中央和地方推荐贤人时,董仲舒在数百人中脱颖而出。针对汉武帝的政策问题,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儒家理论体系,提出了“生而为民,素质好而不为善,所以立王为善,此天意也”,“凡不在六艺和孔子之术之内者,绝不会进步”的命题,被汉武帝采纳。此后,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被视为正统已有两千多年。在教育方面,主张以启蒙为“堤”,定序。后来,董仲舒担任江都刘金标费10年;元朔四年(125年前),任交趾王刘端国,四年后辞官回家著书。他死于公元前104年,享年75岁左右。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从上述提纲中提炼出一个史实,指出其所反映的重要古代历史现象,并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总结和评价。(要求:简述提取的史实和历史现象,准确全面地总结和评价历史现象)

回答:

一、选择题(共48分,每个小题2分,24个小题)

1.d;2.c;3.d;4.a;5.a;6.a;7.c;8.d;9.b;10.a;11.c;12.b;13.d;14.c;15.c;16.a;17.c;18.b;19.a;20.c;21.a;22.c;23.d;24.d;

& # xa0

第1页,共1页

& # x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