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归纳(张平)
高中学习语文要注意文学常识的积累,但很多高中生总是忽略这部分知识。文学常识的积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以下是边肖编写的高中语文五大必修文献的常识,供大家学习和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总结
1.明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2.中国古典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根据宋江起义的故事写了《水浒传》。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写的张卉小说。它描述了宋江领导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刻画了许多人物,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歌颂了农民起义斗争。
3.《封面人物》的作者是契诃夫,19世纪末俄罗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剧作家。他是幽默讽刺大师,文笔犀利,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
o·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他的短篇小说有
《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等。对于穷人来说,对穷人生活的善意嘲讽使他的作品成为喜剧。他最擅长在平静的生活中看到事物的本质,所以被称为“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后来转向戏剧创作。主要作品有《三姐妹》、《海鸥》、《樱桃园》等。《套子里的男人》中的主人公
反对一切新事物,扼杀自由和进步,是沙皇专制制度的捍卫者,成为“套子里的男人”的代名词。
4.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者。原名沈月欢,湖南凤凰人,苗族。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它以湘西生活为背景,体现了沈从文“美”和“爱”的审美理想。表现人性之美是他最杰出的作品。
3.陶渊明(367-427)以他的潜力而闻名,他的字深刻,他的名字叫景介先生。自称东晋大诗人吴柳先生,中国第一位田园
诗人。他的散文包括《桃花源记》和《吴刘传》,他的诗歌包括《归园与生活》和《饮酒》
4.初唐四杰是、杨炯、陆、、和罗。《王腾亭序》的作者王波是初唐四杰之一。他在南方探亲时,路过南昌王腾亭,写了诗,写了这篇序。是骈文。
7.庄子(公元前369-286)生于周朝,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这本书是他的师傅庄子和他后来的学者
写的,现在书中有33篇文章,也被称为《华南经》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丰富,文风多变,带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刘熙载《艺术概观与文学概观》评论说是“出尘,奇写。”在《中国文学史大纲》中,鲁迅先生也对庄子进行了评论。“其文风恢宏婉约,后周诸子之作,不能不作。”《庄子》的文章体系脱离了目录学的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8.陈情表选自《文选》。施密是西晋时期的一位作家,是一位虔诚的作家。对《温孤管窥》的评价:讲自然,悲凉感人。
9.《咬字》作者朱光潜
,安徽桐城人。当代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史的著作。主要作品有《谈美信》等
10.《谈中国诗歌》的作者是现代学者、作家钱钟书
。著有《覃逸录》、《管子辨》、《宋诗选注》、《写在人生边缘的散文》。小说《围城》很有名。书评人夏志清先生认为这部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精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钱钟书也被誉为“文化的昆仑”。
11.《中国建筑特色》作者梁思成,是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建筑师。他是《中国建筑史》等的作者。
12.《宇宙的未来》的作者霍金被誉为当代的爱因斯坦,英国的理论物理学家
,在宇宙大爆炸、黑洞等宇宙学理论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科普书《时间简史》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13.《三国演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小说之一,也是第一部历史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这本书是用简单的文言文写成的,描述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期以及西晋初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三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14.《堂吉诃德》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写的。充满了荒诞的喜剧感和悲剧感,能让人笑出泪来。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15.文体常识:序、表、骈文
前言,一般写在书或文章前面(也列在后面,如《史记太史公序》),列在书后面的叫“后记”或“后序
”。这些文章按内容不同分为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写作目的、介绍写作风格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评论作者的作品或阐明问题是有争议的。如《兰亭集序》、《王腾亭序》、《灵官传序》。在古代,另一篇序文是送别辞的话,叫做《赠序》。内容大多是对亲友的赞美、强调或鼓励的话语,是告别辞的一种文体。比如宋濂的《送东阳马晟序》,就是作者给家乡年轻一代的序。还有一个写在诗前的序言,叫《诗序》,更多的是讲述被背诵的故事的内容或者诗的出处。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琵琶行》、姜夔《扬州慢》等。,前面都有序言。
表,古代臣下赠送给皇帝的一种文书,如《师表》、《陈情表》。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章句是感谢,是以破法戏,是抒发情怀,是讨论分歧。”
骈文,又称“骈文”、“骈文”或“骈文”;因常使用四字六句,故又称为“文”。整篇文章主要由两句话(双句甚至是句子)组成,工整整齐。在声韵方面,注重运用平仄和谐的节奏;修辞讲究纹饰和用典。
南北朝是骈文的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