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张平)
读《满江红》,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悲痛和无奈。《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边肖总结了满江红的创作背景和人们对作者的评价。
满江红的创作背景
关于满江红的创作背景有很多说法,其中最被人们接受的有三种:
第一个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是岳飞三十出头的时候做的。比如邓光明先生就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北伐,攻取益阳、洛阳、商州、,围困陈、蔡地区。然而,岳飞很快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没有援军,也没有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北伐期间,岳飞的野心没有得到回报。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岳飞入狱前不久。
满江红的作者介绍说
《满江红》的作者是岳飞。岳飞(1103-1142)是南宋著名的抗金战士。鞠鹏,湖南湘州汤阴人。官至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为了表示异议,他被秦桧困住,在大理寺监狱被杀。孝宗追武穆,宁宗追鄂王,李宗改中武。宋史上有个传说。《智斋·陆淑解题》记述了十卷《岳武穆记》,但并未传世。徐明·杰编了一卷《岳武穆遗骨》。省三个字。
满江红有哪些争议
满江红文学界有两种争议:
观点一:怀疑满江红的话不是岳飞的真迹
第一,约克主编的《金拓楼编》和《王锷族谱》中没有“满江红”二字。而且,在赵宽写明弘治《满江红》碑之前,他从未见过这个词在世界上的流行。(出版社:赵宽所著《满江红》,站在杭州岳庙,时间是弘治十五年(1502年))
二、认为这个词很可能是“在贺兰山击破鞑靼的将军王岳。王跃是一位老诗人,也是一位有文学修养的将军。他的身份和岳飞很像...如果这个字不是他写的,可能来自他的幕府文士(夏程涛语)。www.ccutu.com
第三,怀疑论者还提出“名利三十为尘土,万里为云月”,所以岳飞的诗中不能引用自己的典故。指出“驾长车突破贺兰山缺口”,“贺兰山”在西夏,岳飞没有经历过,所以在他的诗里是不可能用这样的词的。
观点二:人们认为岳飞写了满江红这个词
第一,我认为《满江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慷慨激昂的风格与金拓编纂的他的一些题跋和诗歌中的感情和风格基本一致。说岳飞写不出这样的诗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从汤阴岳飞寺发现,王茜天顺于1458年所写的《满江红》碑文,比赵宽所写的《满江红》碑文早了44年。可见有人说这个字是赵宽写的(明嘉靖十五年徐阶编《乐记》收),之前没见过这个字出现,所以分崩离析。王跃生于1423年。最早成化八年(1472年),最晚成化十七年(1481年),在西夏地区与敌作战。王茜所写的“满江红”一词是天顺二年(1458年),比王岳打仗的时间要早。
第三,在明朝以前,尤其是“元人杂剧从来不引用满江红中的句子”,那么元人杂剧的第三个妥协“岳飞破鲁东闯记”就包含了“怒关子”二字:怒,忠,激昂。成功是汗水,睡在月亮上。杀金酋,驾长车突破贺兰山之阙。话说愁,待诸河千头万绪,便了金阙。有些歌曲使用了满江红的整句,有些句子是演变而来的,这也是满江红一词在明朝以前流传的证据。
4.宋史专家汪曾瑜曾在2007年《文史识》第一期《岳飞满江红及其年份真伪之辩》一文中说,郭光《岳飞纪传之》引沈雄《古今字》和康熙《虞宣石舆》如下:“不想“想当然地拿青年的头”,所以能理解他们的忧虑。
此外,《岳飞词满江红论纲》一书的作者龚彦明说:“既然历史把满江红这个词铸为岳飞爱国精神的载体,中国人民就敬佩民族英雄岳飞的精神,它的地位和岳飞的名字是绝对不可动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