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掩耳盗铃的典故和寓意(张彦妮)

知识点

掩耳盗铃的典故和寓意(张彦妮)

偷铃源于《鲁春秋自知》,意思是你捂着耳朵偷铃,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这是自欺欺人的比喻。

偷钟的典故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志博灭范。范的院子里有一个漂亮的大钟。小偷很高兴,想把这个漂亮的大时钟带回他的家。但是钟太大太重了,动不了。他想一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打卡,然后分头搬回家。

小偷找到一把大锤子,扔向钟。一声巨响吓了他一跳。小偷慌了,心想:“这太可怕了。”这声音不等于告诉人家我在这里偷钟吗?匆匆忙忙,他扑到铃铛上,试图张开双臂遮住它,可是铃铛怎么能遮住呢?钟声依旧悠哉悠哉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他自由地收回双手,用力捂住耳朵。铃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得捂不上耳朵就听不见铃声了。他立即找到两个布球,塞住耳朵,心想,现在没人能听到铃声了。于是我松手打了一下铃,有一次,铃声响亮地传到了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铃声,急忙抓住了小偷。

偷钟的寓意

1.做事情不要自欺欺人;出轨的人可以暂时逃脱,但一辈子也逃不掉。他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最终会露出马脚。

2.钟声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你堵住耳朵而消失。世间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你闭上眼睛就停止存在或改变形状。

3.这个寓言虽然简短,却形象地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它不正视和研究客观存在的现实,采取闭上眼睛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你终究要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