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怎么考(岳春阳)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其目的是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单位实施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让我们和边肖了解一下相关信息。
什么叫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政策是由毕业生到基层实施的,意思是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支农、支教、支医、扶贫。该计划的政策依据是人事部2006年发布的16号文件《关于组织高校毕业生到支教、支农、支医、扶贫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是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据2020年6月21日消息,2020年将是国家启动“三支一扶”计划的第15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部署,今年将再有3.2万名高校毕业生加入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行列。
申请三支一扶的条件
(一)理想信念坚定,忠于党,品德良好,遵纪守法,作风踏实,组织纪律性强;志愿到基层工作,服务农村振兴,服从组织安排。
(二)专业知识扎实,按时取得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组织协调能力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文字表达能力强,有发展潜力,综合表现突出。
(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2002年7月14日前出生)。
(四)身心健康,符合招聘机构工作人员体检标准。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考:
1.受到刑事处罚并被解除公职的人;
2.全日制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4.获准进入基层服务项目的人员;
5.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事业单位人员的其他情形。
三支一扶考考什么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为“专业能力测试”、“综合知识”,笔试不指定考试复习书;访谈和评估由“三支一扶”办公室进行,根据计划设定一定比例。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职务分类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入围人选。
“专业能力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与推理、数据分析等能力。
《综合知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常识、党建、法律知识、乡镇行政、乡镇经济管理、乡镇公文写作、省情等。试卷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
面试和专业科目考试由招聘机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