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2019高考历史高频考察知识点 送给正在备考的你(徐克达)

知识点

2019高考历史高频考察知识点 送给正在备考的你(徐克达)

随着2019高考越来越近,同学们复习好了吗?以下是边肖主编的高考历史高频调查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研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皇室、英雄和以前的贵族,建立诸侯国,保卫皇室,加强周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也存在分裂的隐患。

2.秦朝中央设三个最高官职:宰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事务;古代大夫,掌管皇位,颁布诏令,管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掌管国军。

郡县制的确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3.唐朝三省六部:中书省负责决策,负责起草和发布皇帝法令;门负责审议,负责审查政府法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下设官、户、礼、兵、刑、工六个部门。

4.汉初,在地方上,郡制与州制是并行的。

5.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省制,这是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汉代的国家和唐代的道最初都是监察机构,后来都演变为地方行政实体。

6.明朝:君主专制通过废除宰相制度,建立内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7.清朝:在雍正帝,军事部门的建立将君主专制制度推向了顶峰。

君主专制的影响: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从那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

二.大国的武装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8.鸦片战争(1840 ~ 1842):

战争期间,广州北郊三元里的人们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其中规定:①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 2100万银元的赔款;③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之间的开放贸易;(4)商定关税。

影响:那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9.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 1860年);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劫掠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北京条约》。在此期间,俄罗斯趁机占领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10.1894年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致远舰带邓世昌奋勇作战,英勇就义。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其中规定:①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的反台斗争)、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2 .赔款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1.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辱国辱国。规定的内容:1。赔款4.5亿白银;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边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沿北京至山海关的铁路派兵;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影响: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抗日战争的开端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占南京后,屠杀平民30万人,放下武器。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731部队”。

13.抗日战争:面对日本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日。淞沪之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内毁灭中国的企图。抗战初期,中国军队打赢了平型关战役(太原战役)、台儿庄战役(徐州战役)。1940年,彭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进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历史地位:①这是中国人民在一百多年的反帝斗争中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②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第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4.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的名号。9月,永安成立,初步确立政权。1853年,南京被占领,改称天津为都城。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幕天庭制”作为开国纲领。

进步:反映了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体现了平均主义,但不能单纯靠思考空来实现。1859年冬,干王洪仁玕提出了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治国新篇章,这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由于这种情况,它无法实施。1864年天京失守,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5.1911年革命: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党。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平地权,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成功。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春,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宪法》,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制的观念深入人心,给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以沉重打击。局限:辛亥革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证明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中国不可行。

16、五四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运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北京,运动主力是学生;6月5日起转入上海二期,主力转入工人。

五四运动的影响:这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运动的性质),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宣布中国共产党诞生!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1.历史人物的概念可分为民族、年龄、头衔、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

2.历史事件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背景、时间、空、主体、过程、意义等要素;

3.属于历史现象概念的历史因素与历史事件的历史因素基本相同,但过程要转变为主要内容或主要表现;

4.历史系统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背景、时间、制造者、主要内容、评价等因素;

5.属于历史革命的知识可以分解为革命任务、组织领导、斗争纲领、主要力量、方式、性质和结果等。

6.知识结构是历史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