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拟试题【二】考前必背(薛诗瑜)

知识点

2020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模拟试题【二】考前必背(薛诗瑜)

面试题目:

有机会出去深造。你的条件各方面都合适。其他老师也觉得你最合适,但最后都没让你去。你会怎么做?

【回答要点】

1.表明态度

深造是提高个人素质的主要途径。如果失去这个机会,我肯定会失去心情,但我一定会积极调整心态,接受现实,相信领导的安排。此外,获得继续教育机会的老师应该冷静,向优秀的老师学习,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

2.沟通和解决方案

虽然会为错过这次机会感到遗憾,但我会积极反思自己,分析问题,找出原因,不断完善自己,争取下一次深造的机会。

首先,园区领导把这个机会给了另一个老师,可能是因为领导觉得这个机会更适合这个老师,促进了他个人的成长,在我们学校起到了更好的榜样作用。如果是这个原因,虽然我没有机会参与这个机会,但我可以向领导建议,希望这个老师能给我们一个学习报告,把这个学习的精髓传达给更多的老师,让更多的老师得到提成和成长。

其次,可能这个老师确实有他自己的优点。我更应该关注老师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我应该以此为动力,激励自己向这位老师学习,并以此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认真学习教材,编写教学计划,组织每次活动。

另外,我可能错过了这个机会,因为我没有和学校领导沟通,没有向学校领导表达我的需求。如果是这个原因,我就不抱怨学校领导的不公平了。毕竟整个学校都很忙,领导不可能照顾所有的老师。这就需要他们自己主动与领导沟通,向领导传达自己的需求。比如我真的想去参加这个教师培训的机会,可以主动向领导提出,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领导给自己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这也是领导做决策的参考。

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这样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对待。无论哪个老师参加继续教育,都是我们学校的财富,都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态度和同理心,就能实现自我提升和进步。

面试题目:给孩子装修房间,孩子说自己想做,家长说你是孩子。你知道什么?你怎么想呢?

【回答要点】

1、提出意见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但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题干里的教育方式相似,这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父母可能是出于好心,怕孩子受伤,或者是故意想让孩子关注其他有利于自己身心成长的方面,却不知道这也是锻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一种方式。所以,我觉得这位家长在孩子想自己装修房间的时候阻止孩子是不可取的。

2.分析和演示

大多数父母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对孩子的不信任和对孩子能力的否定。他们总是单方面认为自己的孩子做不了装修房间的任务,觉得自己安排的不好;也有可能是父母从根本上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幼儿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一直强调的“以孩子为本”;也可能是由于亲子关系不好,父母属于比较严厉的类型,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顺从等诸多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的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首先,在孩子想做事的时候,不利于孩子自理能力的形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重要的发展时期,所以我们不应该忽视这个阶段的培养,而应该抓住这个关键期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这是孩子们装饰自己房间的好机会。其次,太多的父母代替他们,不利于孩子的独立,容易形成对父母的依赖。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孩子不愿意自己动手;最后,父母的预防和否定也在不经意间抹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形成。童年早期充满好奇和探索。如果这种探索精神能够得到尊重和正确引导,对儿童创新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实施解决方案

(1)鼓励孩子多和父母沟通。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2)居家紧密联系,促进生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虽然不能强迫家长去做,但可以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多与家长沟通,传达“以孩子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与家长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和教育,始终体现出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常态。

(3)持续关注。所谓关注,不仅仅是关注某个事件,而是着眼于未来,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时刻关注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时纠正,经常询问孩子的情况,经常举办一些家长讲座或者以家长开放日的形式宣传,保证孩子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 # xa0

采访题目:人们都说“孩子给大人上了一课”。为什么?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进入考场后,首先要回答两个规定性的问题(结构化),然后尝试发言(演示)和答辩(陈述)。结构化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适应性、综合分析能力等。因此,了解结构化问答的提问方式和答题思路或技巧,更有利于考生冷静应对,也为后面的试讲和答辩奠定基础。结构化问题大致分为认知和实践两类。其中,认知主要考察对专业知识、名言、教育观点、政治热点等的看法、意见和看法。问题通常是“你怎么看?”“为什么?”。实践主要考察幼儿园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保育、教育、应急、人际关系、活动组织五大类。问题通常是“你是做什么的?”“你是做什么的?”。每个类别都有对应的回答思路和技巧。所以在拿到题目的时候,可以先确定题目所属的类别,然后根据相应的回答思路进行思考,最后逐项回答。

人们说“孩子给大人一个教训”。为什么?根据问题可知,问题属于认知范畴。通常公众认为大人给孩子上课,给孩子指导。但问题中提到“孩子给大人上课”,导致我们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所以属于教育观点范畴。这类问题的回答思路分为两大步骤:

第一步:细化观点

首先要对题目中表达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适当说明观点,然后提出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或态度。具体做法:根据题目,我们知道这种观点与我们平时的教育观点相反。一般大众认为大人给孩子上课,给孩子指导,但这里强调的是孩子给大人上课,所以鼓励大人改变原来的教育观。

第二步:联系现实

首先,我们可以对教师、家庭、幼儿园、社区、社会等主体进行分析,分析当前不同主体的教育观或者当前的教育现状是否与主体所倡导的理念相匹配。其次,分析我们为什么要实践这个观点或者支持这个观点(比如,或者论证这个观点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实践观点的具体措施(根据具体题目来说明具体措施)。

具体做法:采取分析主体的方法,具体到谁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在这里,我们应该从教育孩子的成年人开始。教师是教育孩子的专业人员,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点。父母一定要有正确的育儿方式,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惯性。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需要社会尊重和引领这种观点。因此,提取三个主题,然后根据主题说明观点和具体措施的重要性。

在考试中,这类题目比较灵活。考生需要掌握自己的答题思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有意义。以下是这个问题的演示答案:

(1)提炼观点

孩子们给成年人上了一课,这与我们通常的教育观点相反。通常我们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大人教孩子道理,引导孩子生存。作为老师,我给孩子上了无数的课,但很多时候,孩子能教会我很多东西。所以我们成年人也要改变原有的教育观。

(2)联系主体

作为老师,被誉为万世楷模的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老师以开放的心态把孩子当成学习对象。其实每天和孩子亲密相处,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倾听能力,观察能力。所以,老师和孩子是彼此的老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把自己当成绝对的权威,要虚心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在教给孩子知识和道理的同时,取长补短,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作为父母,他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就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教孩子说话、走路、举止。但是,我们有时候回头仔细想想,会不会问自己,是不是只有父母在教育孩子走上成长的道路?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事情让我们觉得被孩子给上了深刻的人生一课。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没带水,你的小袋子里正好有两个苹果。”。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这两个苹果我都咬。”可以想象当时的母亲是多么的失望,但其实她儿子心里想:“如果你想把最甜的给你妈妈,那就要尝一尝再决定。”所以,家长也需要转变观念,不要盲目崇尚家长的权威。孩子只能顺从,但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孩子般的眼睛看世界,学习孩子宝贵的品质。

就一个社会而言,提倡把孩子培养成“真、善、美”的人。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一个司机把空矿泉水瓶扔出窗外,一个小萌宝宝误以为是别人的东西,于是帮忙捡回来还了。所以,这件小事,是对我们所有成年人的一个警醒。孩子有很多成年人失去的真善美。长大后,我们需要弯下成年人的腰,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从而构建一个真善美的社会。

学习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积累了知识和经验,但孩子也有很多成年人没有的东西。所以,在漫长的人生中,孩子和大人只能互相学习,一起更好的成长!

& # x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