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金融会计 > 现金流量表怎么编制(徐克达)

知识点

现金流量表怎么编制(徐克达)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反映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按其用途分为三类:经营、投资、融资。会计人员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以下是边肖整理的详细资料,供大家参考!

如何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确定补充信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现金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期末余额-现金期初余额。一般企业现金等价物很少,所以这个公式不考虑这个因素,如果有,也要相应填写。

二.确定主表中的“筹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期末实收资本或权益-期初实收资本或权益)+期末应付债券-期初应付债券

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结束-短期借款开始)+(长期借款结束-长期借款开始)

3.收到的与筹资活动有关的其他现金,如因投资者未能按时支付股权而被罚款的现金收入。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短期贷款期初-短期贷款期末)+(长期贷款期初-长期贷款期末)(不含利息)+(应付债券期初-应付债券期末)(不含利息)。

5.股利分配、利润或利息偿还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金额+利息费用+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应计利息-应计费用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费用。

6.与筹资活动有关的其他支付的现金。

比如融资费用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支付的现金(购买公司股份,返还合资单位的合资投资等。),企业分期付款购建的固定资产,除首付款支付的现金外,其他期间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中的“投资活动净现金流”

1.投资回收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在此公式中,如果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计算。

2.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应收利息期初)-(应收股利期末-应收股利期初)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无形资产期初)+(其他长期资产期末-其他长期资产期初)

5.购买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不计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在上述公式中,如果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处置固定资产

6.投资支付的现金=(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务投资期末数-长期债务投资期初数)(不包括投资收益或损失)在此公式中,如果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计入投资回收收到的现金项目。

7.与投资活动有关的其他支付的现金,如未能按期投资的罚款。

四.确定补充信息[/s2/]中的“业务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

本项目按利润表净利润填列。

2.资产减值准备

应计资产减值准备=当期应计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注:不包括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折旧+管理费用折旧或:=累计折旧终止数-累计折旧起始数

注:不考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减少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或=无形资产信用累计额。注:不考虑无形资产导致的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Or =长期待摊费用的累计贷方金额

6.待摊费用减少(减少:增加)=待摊费用初始金额-待摊费用最终金额

7.预提费用增加(减少:减少)=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按照固定资产清算和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的分析填列。

9.报废固定资产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和营业外支出分析明细账。

10.财务费用=利息费用-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入)=投资收入(借方余额加号和贷方余额减号)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方)=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库存减少(减少:增加)=库存(期初数-期末数)

注:不考虑减少库存外资。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少:增加)=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款项(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账款增(减)额=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税金(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数据一般不可用。

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对比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重要报表,它揭示了企业利润的计算过程和形成过程。利润被视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众所周知,利润是收入和费用的差额,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收入实现原则、成本匹配原则、资本支出原则和收入支出原则被广泛运用,包括会计估计过多。虽然会计人员在进行估计时应该遵循会计准则,并有一定的客观依据,但使用主观判断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由于收入和费用是按照其归属来确认的,无论现金是实际收到还是支付,用这种方法计算的利润往往会使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其真实的财务状况不一致。有的企业账面利润很大,看似业绩可观,但现金入不敷出,难以前进;有些企业虽然亏损巨大,但现金充裕,可以自由周转。因此,仅仅以利润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是有偏差的。如果能结合现金流量表提供的现金流信息,尤其是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信息,会更加客观全面。事实上,利润和净现金流量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绩效的两个指标。前者可以称为权责发生制利润,后者可以称为现金制利润。现金流量表补充信息2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分析中,我们可以将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指标与利润表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价企业利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