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考 > 2019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丁雪竹)

知识点

2019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整理(丁雪竹)

初三化学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边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1.分子是维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荷数。

8.氧气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最金属的元素是铝。

9.决定元素的类型是质子数或核荷数。

10.空气体是几种简单物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1.石油、煤炭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盐水、石灰水、盐酸等。

1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新物质的形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学结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性序列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18.还原性物质是H2、碳和一氧化碳..其中简单的物质是C和H2。一氧化碳属于化合物。

19.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之间的相似之处都是氧化反应。

20.化学反应前后,必须保持不变的是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数量,元素种类和物质总质量。必须改变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分界线的Gif动画

21.2H2代表两个氢分子;2H代表两个氢原子;2H+代表两个氢离子。

22.所有溶液都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解决方案中每个部分的属性都是相同的。溶液不一定无色。

23.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保持不变。

24.酸性溶液的ph值

碱性溶液的ph > 7;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于水的氧化钙、溶于水的氧化钠和碳酸钠;;

中性溶液的酸碱度为7。例如水、氯化钠

25.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②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燃点。

26.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

27.常见的酸有盐酸(酸溶液)HCl、H2SO4、硝酸。

28.碱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29.化合价公式:一价氯化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C _ 2 _ 4、Fe _ 2 _ 3、S _ 2 _ 4 _ 6都有,铜和汞最常见。

30.空气体中的污染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31.空气体中氢的燃烧产物对空气体没有污染。

32.空按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3.正是氧气O2可以让带有火星的木条燃烧。

34.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体稍重,不溶于水。液氧和固态氧都是浅蓝色的。

35.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硫磺在空气体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36.铁丝在氧气和火花中燃烧,形成黑色固体。做这个实验的时候,要提前把水或者细沙放在瓶底,因为要防止熔融的产物溅到瓶底,使瓶底开裂。

37.磷在氧气中燃烧,呈现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烟是固体。

38.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39.实验室用来制氧的药物有(1)氯酸钾(白色)和二氧化锰(黑色)的混合物;②高锰酸钾;③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用作催化剂。

40.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纯物质。

分界线的Gif动画

41.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②焊接金属(可燃性);③探索空气球(比空空气轻)。

42.实验室制氢选用的药物是锌和稀硫酸。

43.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实验室用来制备二氧化碳的药物。

44.在天然物质中,钻石的硬度最高。可以用来切玻璃。

45.黑色材料为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和四氧化三铁Fe3O4。

46.用墨水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因为碳在室温下是稳定的。

47.二氧化碳之所以能灭火,是因为它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燃烧或支持燃烧,而且比空气体重。

48.在清澈的石灰水中引入二氧化碳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49.煤气中毒其实就是一氧化碳和CO中毒。

50.为了证明一种物质含有碳酸盐,需要滴加稀盐酸。

51.假酒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假酒含甲醇。

52.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53.甲烷(CH4)在空气体中燃烧,由水和二氧化碳产生。

54.酸可以把紫色石蕊试剂变成红色;无色酚酞不能变色。

55.碱可以把紫色石蕊试剂变成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

56.浓硫酸暴露的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的暴露质量会因其挥发性而降低。氢氧化钠(NaOH)打开放置,其质量会增大,因为它很容易吸收空气体中的水分而潮解,并能与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

57.墙之所以抹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是因为石灰浆与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58.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SO2、CO2和HCl。

59.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烧碱、烧碱。碳酸钠俗称纯碱。氢氧化钙通常被称为熟石灰和熟石灰

五种白色沉淀分别是AgCl、BaSO4、CaCO3、BaCO3和ca (oh) 2。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红棕色沉淀是Fe3。其中,氯化银和硫酸钡不溶于水和稀硝酸。

分界线的Gif动画

61.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的勺子。

62.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

63.用滴管将液体滴入试管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

64.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是蓝色的。

65.应使用集气瓶收集气体;需要量筒来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解更多固体时使用烧杯;药勺一般用于服用粉末状固体药物;服用散装药物时应使用镊子。加热时常用酒精灯。

66.氧气收集方法有向上排放空气体法和排放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有向下排放空气体法和排放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放空。

67.在氧化铜的一氧化碳还原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加热。原因是试管中的空气体被排出,以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先停止加热,再停止CO。原因是防止热铜再次氧化。

68.酒精灯最高的火焰温度是外焰。

6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70.充氧的方法是在集气瓶处用火星重新点燃木条;检查二氧化碳充满度的方法是燃烧木条,在集气瓶处将其熄灭。

71.能区分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氯化钡氯化钡溶液。

72.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73.氧、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稀硫酸可用于金属除锈;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氧气可用于潜水和抢救病人;干冰可以作为人工降雨。

74.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体轻,不溶于水。

75.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重,可溶于水。

76.从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提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77.从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温、增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78.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以饱和状态溶解在100克溶剂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

在79.20℃时,盐的溶解度为36g。也就是说,在20℃时,36g的盐最多可以溶解在100g的水中。

80.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和压力。

分界线的Gif动画

81.为了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的物质,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82.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重或测量和溶解。

83.原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和蒸发。

84.浓硫酸稀释时,浓硫酸应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保持搅拌。

85.成分中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等除外。).

86.乙醇(C2H5OH),俗称酒精,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

消毒酒精-70%工业酒精-95%(含剧毒甲醇)

87.醋酸(CH3COOH),俗称醋酸、冰醋酸,是醋的主要成分。

88.常见的天然材料包括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

89.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90.六种营养素:蛋白质、糖、油、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91.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92.缺钙的儿童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和发育迟缓,缺钙的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症。

93.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94.碘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

95.有害元素:铅、镉、汞、砷。

规律性总结

一、金属活性顺序:

金属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依次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和铂

1.金属位置越高,活性越强,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2.氢前面的金属可以代替酸中的氢,而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代替酸中的氢,不与酸反应。

3.前面的金属可以从盐溶液中代替后面的金属。后排的金属不与前排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4.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取代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简单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成价为+2的亚铁

二、金属+酸式盐+H2:

1.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释放出至少铝、镁量级的氢;Fe&gt。锌.

2.等质量的不同酸与足够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释放的氢越多。

3.相同质量的酸与足够多的不同金属反应,释放出同样多的氢。

第三,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而是水银;铅笔不是铅而是石墨;

纯碱不是碱而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四.材料检验

1.酸性测试

方法一:将紫石蕊试液滴入装有少量待测液体的试管中,摇匀。如果石蕊试液变红,证明H+存在。

方法二:用干燥干净的玻璃棒将未知液滴蘸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证明H+的存在。

方法三:用干干净净的玻璃棒在pH试纸上蘸上未知的液滴,然后用标准比色卡对比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就可以知道溶液的pH值。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碱的检验

方法一:将紫石蕊试液滴入装有少量试液的试管中,摇匀。如果石蕊试液变蓝,证明OH-。

方法二:用干燥干净的玻璃棒将未知液滴蘸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就证明了OH-。

方法三: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装有少量待测液体的试管中,摇匀。如果酚酞试验溶液变红,则证明存在OH-。

方法四:用干干净净的玻璃棒在pH试纸上蘸上未知的液滴,然后用标准比色卡对比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就可以知道溶液的pH值。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3.Co32-或HCO3-的检查

将少量盐酸或硝酸倒入含有少量待测物质的试管中。如果释放出无色气体,将该气体引入含有少量清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得浑浊,则证明待测原始物质中存在CO32-或HCO3。

4.铵盐(NH4+)

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微热)产生气体,使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五、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

1.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当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加时,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变重,金属变轻。

2.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金属+酸→盐+H2↑反应后,溶液变重,金属变轻。

六、物料燃烧的影响因素:

1.不同浓度的氧气导致不同的产品。比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2.不同的氧浓度导致不同的现象。例如硫在空气体中燃烧时,在纯氧中是浅蓝色火焰和蓝色火焰。

3.反应的程度随着氧气的浓度而变化。比如铁在纯氧中能燃烧,在空气体中不能。

4.物质接触面积不同导致燃烧程度不同。例如,煤球和蜂窝煤的燃烧。

七、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1.搅拌或摇动。搅拌或摇动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

2.升高温度。温度升高可以加速物质的溶解。

3.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因所选溶剂而异。

八、元素周期表定律:

1.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从左到右依次是负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2.同族元素核心外的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负电荷、质子和电子层的数量从上到下增加。

九、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个决定性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原子核携带的电荷数(核荷数)

因为原子中的质子数=核荷数。

2.质子的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类型

3.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决定了原子的相对质量

因为一个原子中质子+中子的数量=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4.电子能级决定了电子运动区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因为离原子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离得越远,能量越高。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Or =4为非金属,=8(当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是:Or =4为电子,且=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稳定。

7.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了元素的价态

原子失去电子后,元素呈现正价格,获得电子后,元素呈现负价格,价态值=得失电子数

8.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量决定了离子携带的电荷数量

失去电子后原子是阳离子,得到电子后是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十、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和“后”

1.使用托盘调平时,首先调整平衡。调整天平时,首先将天平代码移至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达到平衡。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加热药物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造气造气的时候,首先要检查设备的气密性,然后装药。

4.固液混合当固液混合或相互反应时,应先加入固体,再加入液体。

5.测试可燃气体在测试氢气等气体的可燃性时,首先要检查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再测试其可燃性等性质。

6.氧化还原反应当使用还原性气体(如H2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在实验中,气体应该被引入一段时间,然后被加热。实验结束后,继续通氢气,取下酒精灯,直到试管冷却,然后取下气道。

7.浓硫酸的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先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装瓶。

8.混合物的分离盐和硝酸钾的混合物通过重结晶分离。当盐占相当大的量时,饱和溶液可以加热蒸发析出盐晶体,过滤,然后冷却析出硝酸钾晶体;当硝酸钾占相当大的量时,热饱和溶液可以冷却沉淀硝酸钾晶体,过滤,然后蒸发母液沉淀盐晶体。

9.中和滴定在中和滴定实验中,被测溶液一般为碱性溶液。待测溶液中应加入酚酞试剂,使其呈红色,然后滴加酸性溶液,搅拌至红色刚刚消退。

10.从混合气体中去除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脱除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先通过装有浓缩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11.检查混合气体是否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混合。在检查混合气体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混合气体应先通过一个装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再通过一个装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的置换反应顺序为“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盐溶液的取代反应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十一、反应中的一些规律:

1.CO32- (HCO3-离子也有可能,但一般不考虑)必须通过与盐酸反应生成。◆任何碳酸盐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2.能使湿红石蕊纸与碱反应变蓝的气体(NH3)一定是NH4+(即铵盐)。

溶解在水中的碱性气体仅

NH3(NH3+H2O = NH3·H2O)

3.可溶性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加热才能分解。CaCO3 = CaO+CO2←

酸性碳酸盐也不稳定,加热时容易分解:

2碳酸氢钠=碳酸钠+H2O+二氧化碳

十二、实验中的规律:

1.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用于固体加热制气体。

2.当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产生气体时,选择用过氧化氢产生O2的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3.试管中的任何固体都要先预热,试管口要稍微向下倾斜。

4.任何产生的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都可以通过排水的方法收集。

5.任何密度高于空气体的生成气体都可以采用向上排放空气体的方法收集。

6.任何密度小于空气体的生成气体都可以采用向下排放空气体的方法收集。

7.进行气体实验时,首先检查设备的气密性。导管应显示1-2毫升橡胶塞,铁夹应夹在离喷嘴三分之一处。

8.用长颈漏斗做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喷嘴应插在液面以下。

9.点燃可燃气体时,首先要检查其纯度。

10.当使用有毒气体进行实验时,尾气必须最后进行处理。

11.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必须是“一遍、两点、三次熄灭、四次停止”。如果想了解更多,请点击初中化学必修知识点

初中化学有哪些容易出错的知识点

误区一误以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区分酸性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和Mn2O7都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碱性氧化物必须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比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误点2误认为胶体带电。

鉴别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体粒子带电,并不是所有的胶体粒子都带电。比如淀粉胶体颗粒是不带电荷的。

误区三误认为化学键断裂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的显著特征是新物质的形成,从微观角度看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打破化学键或形成化学键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比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中的化学键被熔化或粉碎过程破坏,化学键是固体从饱和溶液中沉淀出来的过程形成的。这些都是物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