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文综试题 > 2019江西高考历史押题卷【含答案】(李佩媛)

知识点

2019江西高考历史押题卷【含答案】(李佩媛)

2019江西高考历史押题卷【含答案】2019江西高考历史随笔卷[含答案]

温馨提示:本文由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请把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祝同学们考试顺利!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32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64分。)

1.《说文解字》有:“宗,敬宗庙。”即宗法制“宗”,原意为祠堂。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用来维持宗法制度的环节是

A.信任

B.财产

C.血缘关系

D.地理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由于长期实行这种制度,平民社会、贫苦儿童、住寺院、十年寒窗也能跃上顶峰。”“本制度”是指

A.三官九吏制

B.考试制度

C.三省六厅

D.科举制度

3.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律是

A.《十二铜桌法案》

B.世界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大宪章

4.新版《世界五千年》在描写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以“进口之王”为题,论述了其中一项革命活动。这一历史事件极有可能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

5.独立后,美国用联邦制取代了邦联

A.扩大州长的权力

B.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C.调和大国与小国的矛盾

D.切断与英国的联系

6.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三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

(1)德国古典哲学

②法国启蒙理论

③法国空要社会主义

④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林则徐被称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A.清官清正

B.领导反吸烟运动走向胜利

C.敢写敢说

D.深受道光信任

8.右图为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两面国旗,其变化所反映的政治发展趋势如下

A.从贵族到民主

B.从君主专制到民主共和

C.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国

D.从分封制到郡制

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

A.辛亥革命

B.中华民国的成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五四运动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不包括

A.种族平等

B.共同发展繁荣

C.民族团结

D.互不干涉内政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和创造新的区域合作。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元首签署了

A.阿拉木图宣言

B.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C.联合国宣言

D.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

12.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流行的话“欲富则男田,女织布”。它所体现的是

A.小农经济

B.重农抑商

C.商品经济

D.重男轻女

13.以下言论中,最符合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A.\"农业是世界的主要任务,工人和贾是最后一批.\"

B.\"儒家不审,以工商为终,武断论之.\"

C.“由农民养活...由工作创造,由商业交流”

D.\"商业是由农业建立的,农业依靠商业.\"

14.在开辟新航线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是

A.哥伦布

B.迪亚斯

C.麦哲伦海峡

D.达·伽马

15.“我(指张之洞)愚蠢地认为中国人需要外国的东西,应该学会模仿。虽然他们没有打破源头,但他们可以逐渐打开气氛。外铁最大,外布外米。当我得到的商品多了,也就是我错过的钱少了,我的力量必然会转移到无形。是因为当我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必须努力去组织。”这说明张之洞主张

A.军事工业的建立

B.民用工业的建立

C.限制对外贸易

D.发展资本主义

1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外部条件是

A.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工业

B.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C.“实业救国”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7.在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开始时,美国胡佛政府采取的主要经济政策是

A.国家干预

B.自由放任的

C.重商主义

D.计划经济

18.1978年,一位美国评论家写道:在西欧,社会主义不是千年梦想,而是世俗现实,没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这反映了二战后的西欧国家

A.长期福利政策

B.遵循自由放任的传统

C.忽视社会公平

D.实行计划经济

19.“十月革命后,苏俄试图‘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和纯粹的社会主义分配’,几年后它觉得这‘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为了解决“力所不及”造成的社会危机,苏俄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A.颁布四月提纲

B.采取“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

C.实施新的经济政策

D.推广斯大林模式

20.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集中了主要力量,优先发展

A.农业

B.手工艺品

C.重工业

D.贸易

21.1984年后,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中心环节是

A.创办乡镇企业

B.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二战后三个世界经济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三个组织是

(1)关贸总协定

②国际货币基金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世界银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近代称谓从“主人”、“成人”到“绅士”、“绅士”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男性社会地位的下降

B.西式称谓取代了传统称谓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

24.孔子曾经在杏坛传道授业,他给弟子讲解的东西最有可能

A.寂静主义

B.爱与攻击

C.自我否定

D.知道事情

25.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推动世界航海发展的发明有

A.造纸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

26.思想家提出“美德即知识”是

A.苏格拉底

B.普罗特(塔)格拉

C.法国启蒙思想家

D.但丁

27.孟德斯鸠说:“要防止权力滥用,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这一声明反映了他的主张

A.人民主权理论

B.开明的君主政体

C.社会契约论

D.权力是限制和平衡

28.十月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如下

A.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C.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思想基础

D.导致了文学革命

29.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普朗克

C.牛顿

D.爱因斯坦

30.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包括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

C.“银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D.杂交水稻的成功栽培

3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中华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人民日报》上对此作了如下阐述

A.三民主义

B.旧民主

C.新民主主义

D.新三民主义

32.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老话来形容中国革命的道路。这种“工农武装分离”的“星星之火”是在1949年点燃的

A.北京

B.武汉

C.井冈山

D.遵义

& # xa0

第一卷

二、非选择题(3小题,33题,12分,34题,14分,35题,10分,共36分)

二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但也在稳步变化。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进入世界舞台,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内经济建设。

33.(12分)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1945年,杜鲁门总统在对国会的讲话中庄严宣告:“胜利使美国人民有必要频繁而紧迫地领导世界。”

材料2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权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与我们竞争非常激烈。.....与二战结束时的我们相比,美国遭遇了那种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挑战。”

材料3 80、90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仅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把握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动摇的根本。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

(1)物质一反映了美国战后的什么战略意图?(1点)对国际格局有什么影响?(1点)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为了巩固新中国的政权,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1分)

& # xa0&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2)材料2中的“美国挑战”主要指哪些势力的崛起?(4分)对国际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1点)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请用史实说明。(1分)

& # xa0&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3)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后,大国实力如何?对国际格局有什么影响?(1点)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的外交目的是什么?(1分)

& # xa0

& # xa0

& # xa0

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00年至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表:(单位:10亿美元)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1点)尽量分析材料和技术条件。(3分)

& # xa0

& # xa0

& # xa0

材料二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一个国家所谓的外部崛起,其实是其内部实力的延伸。没有健全的国家制度,很难在一个国家内部成为大国,即使成为大国,也不可能维持下去。.....放眼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全盛时期;.....清朝268年的江山正好坐了44年。而处于边缘的小国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型中抓住了机遇,已经率先到达了即将稳步迈向世界中心的现代文明的入口。在未来的两个世纪里,它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大国崛起》中的《走向现代性(英国)》

(2)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变革中抓住机遇”的?(2分)

& # xa0

& # xa0

 & # xa0

材料三材料3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图1美国境外麦道飞机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图2漫画《资本跨国流动》

& # xa0

材料4目前,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增长率一直远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增长率达到12.5%。

(3)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材料3和4,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分)

& # xa0

& # xa0

& # xa0

材料5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开始……;当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初真正形成时,中国……在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大的时候,中国。在过去30年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踏上了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倒下空。

(4)结合史实,近30年来中国是如何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5)从以上可以总结出什么知识?(2分)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伟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往往以思想解放为前提。

35.(10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物质——17-18世纪的世界正在发生迅速的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启蒙思想几乎同时在东方和西方产生。伏尔泰是他们在西方的代表,黄宗羲是中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现代化;然而,明清时期,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在于思想家的著作中,并没有促进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

——摘自《17-18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比较》

①根据第一份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外启蒙思想家的共同命题是什么?(1点)黄宗羲等人的启蒙思想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进一步变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分)

& # xa0

& # xa0

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倡导向西方学习,转变观念,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然而,五四运动前的历史表明,中国试图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是不成功的。从此,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前进,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摘自《中国历史十五讲》

(2)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过哪些救国方案?(2分)

& # xa0

& # xa0

& # xa0

(3)促使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转向学习苏俄的因素有哪些?(3分)

& # xa0

& # xa0

& # xa0

& # xa0

(4)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走自己的道路过程中做出了哪些突出贡献?(2分)

& # xa0

& # xa0

& # xa0

高中历史学术水平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小题2分,共64分)

1、C

2、D

3、答

4、A

5、B

6、C

7、B

8、B

9、D

10、D

11、B

12、A

13、A

14、A

15、B

16、D

17、B

18、A

19、C

20、摄氏度

21、C

22、C

23、D

24、C

25、B

26、五

27、D

28、D

29、C

30、A

31、A

32、C

& # xa0

& # xa0

& # xa0

第二卷

二、非选择题(3小题,33题,12分,34题,14分,35题,10分,共36分)

33.(12分)

(1)战略意图:称霸世界。(1分)

影响:形成了两极格局。(1分)

外交政策:一边倒。(1分)

(2)实力: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崛起,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4点)冲击:两极格局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曲折。(1分)

史实:中美联合公报或中美正式建交。(1分)

(3)情况:一个超级强;(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宗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1分)

34.(14分)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分)

工业革命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蒸汽机车、船只)(1点)和通信手段的出现,并且(1点)连接了全世界的生产、流通和消费。(1分)

(2)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和完善,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1点)率先启动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1分)

(3)生产全球化,(1)金融全球化,(1)贸易全球化。(1分)

(4)三个节奏: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1点)2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1分)③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分)

(5)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符合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抓住发展机遇。(回答两点可以得2分。如果以上几点与问题意思一致,可以得到总分2分。)

35.(10分)

(1)共同主张:限制君权。(1分)

因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传统思想文化(宋明理学)的影响和制约。(2分。回答其中两个;如果回答其他问题,只要合理就可以加分。)

(2)通过维新变法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3)资本主义道路不通;俄国赢得十月革命;无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推进。(3分。就回答其中三个。)

(4)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或“工农武装分离”)的道路;①邓小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 # xa0

& # xa0

& # xa0

历史论文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