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最全就业攻略(刘美娟)
预计2018年将有820万大学毕业生。面对就业,毕业生应该如何选择?下面,Youtu。com为毕业生整理了一些就业策略,供你参考。
鼓励毕业生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
1.引导毕业生到重点领域工作
各地高校要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向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要领域输送毕业生。
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发展就业。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点击查看:未来十大热门专业就业前景
2.促进毕业生在新兴领域工作和创业
各地高校要按照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空间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要求,引导毕业生到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就业创业。
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造的就业机会,拓展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新的就业机会。
3.鼓励毕业生去国际组织实习
地方高校应加强政策支持,在经费、教学管理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科优势,加快培养具有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拓宽合作交流渠道。
及时收集和发布国际组织招聘信息,将国际组织相关内容纳入就业指导教材和课程,通过开展讲座报告、项目推广、组织社团等方式,为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提供咨询、指导、培训等服务。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1、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
各地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落实基层就业学费补偿等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服务农村振兴战略,引导毕业生在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一、二、三产业就业创业。
继续组织实施“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从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扶贫开发、社会组织工作。
2.继续做好大学生招生工作
各地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的复函精神,加强与兵役机关的协调配合,落实学费补助、复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联合组织咨询周、宣传月等活动。
加强大学生征兵机构建设,对毕业生、学生、新生进行宣传动员,对在高校暑假前通过体检、政审的学生发放《大学生留兵通知书》。
3.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工作
各地高校要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为吸纳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作用,广泛收集和发布就业信息,做好全国中小企业网上招聘100天工作。
省级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中小企业等主管部门,对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实行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减税、减负等优惠政策。
高校要关心中小企业毕业生的成长和发展,支持毕业生在小微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