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地理 > 2019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高语鸽)

知识点

2019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高语鸽)

马上高考了。和高考的所有考生相比,他们也很焦虑。边肖总结了高考地理必修题。让我们看看!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1等高线地形图

(1)水库大坝施工选择在河谷内,原因如下:

①位于峡谷中,有利于筑坝;②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一地点的原因: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平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个地方为盆地。判断原因:河流向中间汇聚,说明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处。原因是地势高,河水可以顺着地势流。

⑸选择某处作为梯田的原因是地势平缓,坡度小。在这里开垦梯田不仅可以扩大耕地面积,而且有利于水土保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6】选择一定路线登山的原因是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小,攀爬容易。

2。干旱

(1)温带沙漠——塔克拉玛干(Karakum)沙漠形成的原因:

大陆深处,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蒸发剧烈;

变体:南美洲巴塔哥尼亚沙漠起源:位于温带,盛行西风,安第斯山脉东侧,背风坡,降水少。

②热带沙漠——撒哈拉(维多利亚)沙漠形成的原因: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控制,常年炎热干燥。

变体:南亚塔尔沙漠成因:西南季风难以到达,原有植被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

3。地质和地形

(1)南极发现丰富的煤炭(北极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石油)表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一个温暖湿润、森林茂密的地区,然后由大陆漂流到这个地方,这是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

⑵刚果盆地形成原因:刚果盆地原本是一个内陆湖泊,由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流出形成。

⑶死海成因(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流域、渭河流域):内力-断层塌陷。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与湖泊)的成因:外力-冰川作用。

(5)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破碎的山地。

4。盐度和洋流

①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亚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被热带沙漠地区包围,缺乏河流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1)地处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注入淡水;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域向两侧低纬度、高纬度递减。

5。渔业资源

渔业资源集中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水域,原因如下:①大陆架水域海水浅,日照充足,光合作用强;(2)冬季冷暖流相遇或冷海水溢出,将营养物质从海底带到地表;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丰富,鱼饵充足,容易形成大型渔场。

6。农业

东亚沿海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历史等方面分析)

地形:平原平坦。好培养。

气候:雨热兼施的季风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

人口:劳动力多且丰富。

7。洪水

(1)孟加拉国严重内涝的原因:

自然原因:

①西南季风强,暴雨多,降水丰富;

②地势低,排水不畅;

③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在此交汇,同时进入汛期;

人为原因:

人口密度高,上游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⑵印度旱涝频繁的原因:西南季风强,或来得早退得晚,易致水灾;反而会造成干旱。

(3)亚马逊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上升气流较多,降水丰富;

(2)平原地形,三面高,向东开放,有利于水汽进入大西洋;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被高原和高山抬升,多为地形降水。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汇集到亚马逊河。

8。地形和气候

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地形、气候、植被、经济等方面的异同?

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经济:南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9。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地形、气候、植被、经济等方面的异同?

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北地势高,西南地势低。

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经济:南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10。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和分布特征?

①热带雨林气候(带):全年炎热多雨,降水量2000mm以上,全年分布均匀,对流雨较多。分布在马来群岛和马来半岛。(爪哇岛是世界上对流雨最多的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热带季节性雨林带):常年气温高,分旱和雨,落差1500 mm,每年6-10月,西南风吹,海洋风吹,为雨季;每年11月至第二年5月,吹东北风,内陆吹来的风,是旱季。分布于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2018年高考地理试卷命题特点

1。贯穿人地关系主线: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新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为了更好地发展人类社会,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强调综合思维的应用:综合性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色,也是地理的基本性质。综合思维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去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关注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全面了解不同地理环境的特点和地理原理、概念。

3。依托地域认知的概念:地域性是地理教学的另一个特点。在呈现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地域为基础,反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各种人地关系。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地理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尺度和不同类型的区域,是人们了解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地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地域角度分析和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注重地理实践能力:2018年地理试题体现了“地理对生活有用”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5。强调地理基础知识:总的来说,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国题注重考查套路,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强调基础知识,把考查的内容回归教材,注重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