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升初 > 1一6年级数学所有公式大全(林志强)

知识点

1一6年级数学所有公式大全(林志强)

数学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大问题”,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小学数学对小学的孩子来说可能有点难,但绝不是一门烂课。我相信很多数学成绩不理想都是因为没有打好基础。下面的小系列将为大家整理出1-6级数学的所有公式。

1-6年级所有数学公式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

矩形周长=(长+宽)×2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矩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 = a.a = a。

三角形面积=底部×高度÷2 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度÷ 2s = (a+b) h ÷ 2

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圆的周长=πx直径=πx半径x ×2 c=πd =2πr d = 2 π r

圆的面积=π×半径×半径

三角形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矩形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180度。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底部面积×高度公式:V=abh

立方体的体积=边长×边长×边长公式:V=aaa

圆周长=直径× π公式:l = π d = 2π 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 π公式:s = π R2

圆柱体的表面(侧面)面积:圆柱体的表面(侧面)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度。公式:S = CH = π DH = 2π RH

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底部周长乘以高度加上两端圆的面积。公式为:S=ch+2s=ch+2πr2

圆柱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部面积乘以高度。公式:V=Sh

锥体体积= 1/3底部×产品高度。公式:V=1/3Sh

加减分数法则: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只有分子,分母不变。加减不同分母的分数,先过分,再加减。

分数乘法:用分子的乘积作为分子,分母的乘积作为分母。

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转换

(1)1公里= 1公里,1公里= 1000米,1米= 10毫米,1毫米= 10厘米,1厘米= 10毫米

(2)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 1000立方毫米

(4)1吨= 1000公斤1公斤= 1000克= 1公斤= 2斤

(5)1公顷= 10000平方米,1亩= 666.666平方米

(6)1升=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 12月(31天):1 \\ 3 \\ 5 \\ 7 \\ 8 \\ 10 \\ 12月(30天):4 \\ 6 \\ 9 \\ 11月

正常年份2月28日,闰年2月29日,正常年份365,闰年366。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

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的计算公式

1、每份份数*份数=总份数÷每份份数=总份数÷份数=每份份数

2.1倍×倍=若干倍÷1倍=若干倍÷倍= 1倍

3.速度×时间=距离÷速度=时间÷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负-减数分裂=差异减数分裂-差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8,因子×因子=乘积÷一个因子=另一个因子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组合法则:加三个数,先加前两个数,或者先加后两个数,然后和第一个一样

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和交换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子的位置不变,乘积不变。

4.乘法法则:三个数相乘,先相乘前两个数,或者先相乘后两个数,再相乘第三个数,两个数的乘积不变。

5.乘法和分配定律:两个数之和乘以同一个数,两个加数可以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两个乘积相加,结果不变。例如:(2+4) × 5 = 2 × 5+4 × 5。

6.除法的性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放大(或缩小)同倍数,商不变。用0除以除0以外的任何数字,得到0。

7.方程式:等号左边的值等于等号右边的值的公式叫做方程式。方程的基本性质是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方程仍然成立。

8.方程:有未知数的方程叫方程。

9.一维线性方程:包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度数为1的方程称为一维线性方程。

学习一维线性方程的例题和计算,即给出一个带χ的公式的例子并计算。

10.分数:将单位“1”平均分成几个部分,代表这一个或几个部分的数称为分数。

11.分数加减:分母相同的分数加减,记数器加减,分母不变。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再加减。

12.分数对比:与分母的分数相比,分子大,分子小。对比不同分母的分数,先通过分数再对比;如果分子相同,分母大但小。

13.分数乘以整数,分数和整数的乘积作为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的积为分子,分母乘的积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该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称为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有分数:以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写假分数叫做有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数除以分数等于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一个数除以B数(除了0)等于A数乘以B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 2 =大数

(和差)÷ 2 =小数

求和多重问题

和÷(倍数-1) =小数

十进制×倍数=大数

(或和-十进制=大数)

差异问题

差值(倍数-1) =小数

十进制×倍数=大数

(或十进制+差值=大数)

植树问题

1在未封闭的线路上植树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如果在非封闭线的两端种植树木,则:

植物数量=节数+1 =全长÷植物间距-1

总长度=植物距离×(植物数量-1)

植物间距=全长÷(植物数量-1)

(2)如果你想在非封闭线的一端种树,而在另一端不种树,那么:

植物数量=节数=全长÷植物间距

总长度=植物距离×植物数量

植物间距=全长植物的数量

(3)如果不在未闭合线的两端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 =全长÷株距-1

总长度=植物距离×(植物数量+1)

株距=全长÷(株数+1)

封闭线路上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植物数量=节数=全长÷植物间距

总长度=植物距离×植物数量

植物间距=全长植物的数量

盈亏问题

(利润+亏损)÷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份数

(大利润-小利润)÷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份数

(大赤字-小赤字)÷两次分配的差额=参与分配的股份数

遇到问题

会议距离=速度和×会议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距离÷速度和

速度总和=相遇距离÷相遇时间

跟进问题

追踪距离=速度差×追踪时间

追踪时间=追踪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踪距离/追踪时间

潦题

(1)通式:

下游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下游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下游速度-上游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A船平滑速度+B船反向速度= A船静水速度+B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船舶静水速度后(前)-船舶静水速度前(后)=两船之间距离减小(加宽)的速度

集中问题

溶质重量+溶剂重量=溶液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100% =浓度

溶液重量×浓度=溶质重量

溶质重量÷浓度=溶液重量

利润和折扣问题

利润=销售价格-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 100% =(售价÷成本-1) × 100%

上下金额=本金×上下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价×100%(折扣< 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1-5%)

工程问题

(1)通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工作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通过假设总工作量为“1”来解决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总量的一小部分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百分比=工作时间

小学数学公式的记忆方法

方法1:图形结合内存

小学公式中有大量的平面几何公式,如三角形周长与面积公式、矩形周长与面积公式、圆形周长与面积公式等。对于这种平面几何公式,可以用相应的图形引导孩子形象地记忆。比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两条等腰加上底边的长度,通过作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到。通过图像组合记忆小学数学公式的平面几何公式,对孩子会有直接的效果。

方法二:在实践中强化记忆

如果只靠背诵大量的小学数学公式,孩子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有很深的印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逐渐忘记。所以除了背诵背公式外,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强化记忆,比如数学公式中的和与差或者和与次数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快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在作业和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方法三:联想记忆

小学数学公式是入门的基本公式。生活中,这个公式的使用场合很多。就像测量一个积木的大小,首先要知道积木的长、宽、高,然后考察长方体体积公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以用这样一种联想的方式去记忆,多思考,联系实际生活,那么记住公式就不那么枯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