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如何刷题最高效 北大学霸最后90天的逆袭之路(张雪娇)
高三是整个高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年。考生想提高成绩,这意味着高三下学期很重要。下面,边肖为高三的大家安排如何最高效的刷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刷高中最高效的题:北大反击之路
蒋东,现就读于北京大学金融系,2012级。
高考决定不了一辈子之类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觉得那些急于在剩下的时间里科学提高高考成绩的同学,就是想在高考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越做越好。
首先,高三沉沦
当你为了一个明确的阶段性目标而努力的时候,一定要沉下心来。虽然“沉下心来”这几个字经常被人误解和误做,但人们认为,每天刷题就是沉下心来,上课认真听讲,晚上熬夜就是沉下心来,这也是我反对高三过度提倡努力的原因,只有推翻了才能成立。
边肖推荐:“不要错过高中理科硕士课程表的完美时间表”
那我觉得是什么在让我的心脏下沉?
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考高分考清华北大?不,他们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需要知道你在背后想要什么。从小到大,最刺激我的只有一件事:我的生活状态。当我知道我必须如何生活,或者我必须走什么路才能达到某种生活状态时,我就会有动力去做。
听起来有点神秘。具体来说,高三就是每周都可以去KTV(一周三个小时真的不能耽误什么),但是回家后半小时内要忘记一切,投资学习;我们可以每天早上迟到,但这来自于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发现阅读课文本身没有意义;我们可以不听课,但这来自于对利弊的准确权衡——毕竟时间短,不如睡下一节课,不如听一节炒饭课。
这是我高三。我看起来很懒,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玩耍和睡觉,但这些决定都是通过仔细分析学习的主题和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做出的。所以请沉下心来,知道怎么做。别人的永远是别人的。
二、应该用什么来指导高三的备考
首先我得把高中的知识分门别类,有些是我们愿意终身学习,我也是真心热爱的,所以我相信你不用任何技能也能学好。
剩下的那些只为高考准备的科目——准确的说是你所在省份的高考——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在第二轮复习之前,研究近三年高考试卷的六套卷子和近三年的参考卷子(也就是高考的B卷)。研究比老师的更深入,每做一道题,就能清楚的知道这种题型,这种提问方式是不是我们高考试卷的风格。最重要的是,研究这些论文可以很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2011年浙江高考历史上(我是第12名考生),有一个问题:给一张中国地图,然后让你定位每个名窑在哪里。我第一次搞错了,就回到书上找这个问题的出处:第一,书上没有图;第二,在课后思考问题中,提到“所有学生都可以尝试在地图上标出四大名窑的位置(我忘了原话,我就是这个意思)”;第三,历史书图册中有原始图片。
所以以此为指导,每次看到一个可以和地图串联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地图,我都会下意识的画个记号。高考前我重点准备的是秦灭六国的顺序在地图上的体现——可惜这个题我没有中,但是几个月前,在2013年浙江高考历史上,它以和我想象中完全一样的方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所以,没有任何一个高中老师,学长,或者辅导书可以给你真正准确的学习指导,只有高考卷可以(只要师资没有大的变化)。毕竟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当我们听老师的话,背“重点”的时候,没有人会让我们去关注课本角落里的思考问题,历史图集在发出的第一天就被我们扔掉了(我准备高考的时候去淘宝买了一套图集)。
但是说到我们真正热爱的科目,就不要功利了。请不要担心,他们总有一天会变得有竞争力,比如在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
第三,要重视课本
现在,书籍是我们手中的重要资源。如何使用它们?读,像小说一样第一次读;像看喜欢的小说一样认真的读第二遍;为了准备高考,第三遍逐字读。然后去考场。这是我的经历。
高中第一轮复习后只看了一遍课本,让我上学期一直以一种新鲜刺激的心情看历史、政治、地理的书。
这是第一次熟悉架构,背内容和盒子主题的好方法。
第二遍,要分析高三的内容。我说过,教材本身就是一本经过反复推敲的简单的主流故事书。事件的起因、背景、结果、影响不是记忆,而是分析。否则只能记住水稻的生长条件,分析不出种花的区位优势。
第三次是防备细节,准备考试。为了照顾和鼓励大部分努力的同学,试卷中一定要有时间题和记忆题。如果你能最后一次修好它们,你可以忘记它。我算过了,浙江卷历史上只有四个时间问题,不用你在上面浪费那么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