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岳春阳)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
2.请按要求填写并回答答题卡。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这个大题有20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
1-4.暂时没有。
5.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
A.c(H+)=1×10-13,钠离子、氯离子、硝酸离子和S2离子被水和电电离
B.c(H+)/ c(OH-)= 1×1014,Ca2+、ClO-、NO3-、K+
C.酸碱度=11,CO32-、钠离子、AlO2-、NO3-
D.中性溶液,Fe3+,K+,Cl-,SO32-
6.Fe2O3和CuO的混合物ag与足够的CO反应生成4.16g金属,生成的CO2气体通入足够的清水石灰水生成9g沉淀,这样A为()。
A.4g B.5.6g C.6.4g D.8.0g
7.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
B.阿伏伽德罗常数NA为6.02×1023
C.在与气体的反应中,Kc可以用来判断反应达到的极限
D.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G可以用来判断反应是否能自发进行。
8.定容密闭容器,以1:1的比例加入碳和水蒸气生成水煤气,改变一定条件,以下变化可以肯定判断正反应方向是()。
A.反向反应速率降低。化学平衡常数降低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着反应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9.还没有
10.x,y,z,w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关系如图,其中y和w的质子数之和是25,那么()。
A.原子半径:z >:X >;W
B.z可以形成碱性氧化物
C.氢化物稳定性:Y
钨的某种氧化物具有漂白性能
11.以下化学术语是正确的()。
12.以下说法是正确的()。
A.自学不需要老师指导。接受学习没有价值
C.发现学习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合作学习是主动学习
13.在质量守恒定律中,下列属于情感目标的是()。
A.理解质量守恒定律b .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C.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d .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4.在化学平衡中,我们经常用“相等、移动、固定、变化”来表示化学平衡的特征。其中,化学的思想有()。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②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③动静结合;(4)结构与自然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分析学习情境,不包括()。
A.知识库b .学习方法c .教学策略d .学习动机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明在化学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的教学。
A.传授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品德
17.暂时没有。
1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注意开展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
A.条件较好的学校要努力开展实验,鼓励更多的实验
B.在初中阶段,教学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选择3到4个典型实验
C.鼓励家庭实验和微型实验
D.环境保护与实验安全教育
19.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学思想()反映了师生关系。
A.科学思维的统一
B.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团结
C.开展实验探究和启发相关思维
D.掌握能力,发展双基
20.暂时没有。
二、简单题(这个大题有2个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3分,共25分)
21.在课程标准中,化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右图为溶解度曲线(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为60摄氏度60 g)。(1)从右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2)请简述在化学教学中使用图表的优势。
22.材料:化学概念学习可以包括概念形成策略、概念同化策略和概念图策略。概念形成策略包括三个阶段。
(1)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简述概念形成策略的应用。
(2)简述概念同化策略和概念图策略的主要内容。
三、诊断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23.一个班的学生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测量了空气体中的氧含量。实验结束后,A类罐内水位明显小于罐内空气体体积的1/5,B类罐内水位明显大于罐内空气体体积的1/5。下面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
(1)学生可能没有使用足够的红磷,瓶子里的氧气没有被消耗掉
②一个学生可能没有把瓶塞塞紧,当红磷熄灭冷却后,外界空气空进入瓶中
③学生B可能夹不住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体从导管中逸出。
④学生B可能插入燃烧勺太慢,瓶塞未塞前加热时瓶内有空气体逸出。
A.①③b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这个选项我应该选择什么?
(2)为什么学生选错了?请逐一分析。
(3)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四、案例分析题(这个大题是1个小题,共20分)
24.学生们学习了物理学中的分子和原子。老师让他们回忆。三个同学说,一个同学说可能是花香,一个同学说是扩散,第三个同学说是两个铅块放在一起很久了。会融合在一起;老师带领他们做了三个实验。实验一:用烧杯向水中加入氨水;实验二: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氨水和酚酞;实验三:用大玻璃盖盖住两个小烧杯,其中一个烧杯装有浓氨水,另一个烧杯装有酚酞溶液。然后老师和学生总结,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有同学问:为什么要用大玻璃罩罩住两个小烧杯,一个变色,一个不变色?老师建议学生课后查阅材料。
(1)分子和原子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2)老师做三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老师用了什么科学方法?
(3)老师用了什么教学理念
五、教案(本大题1小题,共30分)
25.材料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材料2,
材料3。学生在上节课学了溶质和溶剂。
(1)实验9-5和实验9-6的教学功能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写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 # x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