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高中历史中的七大史观 你不知道的高中历史(张平)

知识点

高中历史中的七大史观 你不知道的高中历史(张平)

历史观是指我们对历史时间的看法,这在研究历史时非常重要。以下是对高中历史学习中会遇到的“七种历史观”及其分析的总结,希望能为学生复习提供帮助。

高中历史中的“七种历史观”——全球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也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来审视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分散到整体发展的转变过程。纵向的历史进程和横向的民族关系、文化、经济、军事因素、环境和气候等。,都互相影响。

2.主要线索:

(1)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分权到全面发展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线的开通。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它的基本完成。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不同地区的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简单来说,整体史观就是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重视这一进程中的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的决定因素从分散走向全面发展。

高中历史的“七种历史观”——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理论模型。根据文明史的观点,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创造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组成,它们在互动、协调、互补中交替推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1)从横向来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罗马文明、中国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等。

(2)从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艺作坊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高中历史的“七种历史观”——现代历史观

现代化也叫现代化。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包括政治法制化和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工业化,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科学合理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高中历史的“七种历史观”——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过程,注重分析研究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在内的一切广泛的社会问题。

其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和家庭婚姻。城市发展史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高中历史中的“七种历史观”——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其形成的主要标志。唯物史观的基本特征是:(1)历史的主体是现实的人,他的
人的性质和活动受制于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决定了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够主动对社会存在做出反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大事发展的基本矛盾,【/h/】表现为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历史的研究中,我们在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都是用这种方法。

高中历史中的“七种历史观”——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是从革命者的立场和视野出发,研究和评价革命斗争史上的事件和人物的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历史范式,作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近代史领域绝对主导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在阶级社会中,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通过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和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可以把握历史发展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高中历史的“七种历史观”——生态史观

历史进化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教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学研究的主要目的。生态史观是生态与历史“杂交”的产物,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根据生态史观,历史研究应该关注历史中的人,而不是历史中的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按照生态史观,对历史进化中人类活动的评价,要考虑到人类和自然(包括物种乃至整个地球)的利益,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局部和整体的利益。保持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

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和历史中的生态环境。中国把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条件。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吸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门“显学”。它的发展和成就为生态历史试题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轻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了如下判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的全部支配力量在于,我们比一切其他生物都更强大,能够正确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不要太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报复我们。”马克思说:“我们的世界正面临着两大变化,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与自己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矛盾不断深化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人口与土地等资源之间存在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人口与矿产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人口膨胀和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力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长期以来,气候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也影响着气候和环境。自然先于人及其意识而存在,人本身是自然的一部分,受自然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的知识和活动对自然有直接和间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保护自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合理解决人与自然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还要看到可能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还要看到长期后果;我们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还要看到整体或更广泛的影响。